上周,樂視透露將與北京華貿、當代MOMA共推智慧社區;近日,小米也與華潤置業探索智能家居。當地產商戀上智能家居,新興的互聯網公司無疑是個好標簽;對智能家居的新軍來說,互聯網企業也找到了一個落地展示的窗口。但雙方相互借力,營銷意義大于實際。
樂視、小米想告訴外界:“智能家居行業,我們真的來了!”作為互聯網“跨界者”的代表,樂視、小米已攪渾了彩電業的水,現在它們有更大的野心,但目前它們的智能家居業務均處于起步階段。聯手地產商,樂視、小米又玩了一把“眼球經濟”,為其智能家居項目“造勢”。
樂視計劃8月推出路由器,6月樂視TV高級副總裁彭鋼已到深圳密集調研中小智能硬件廠商,尋找智能家居硬件的制造供應商。音響、空氣凈化器,甚至智能玩具、移動健康醫療設備等都納入了樂視的視野。
小米用戶體驗總監唐沐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小米已發布路由器,但智能的電燈、攝像頭、廚房電器等相關配件還沒有批量生產,智能配件的芯片正準備量產。“三個月前已敲定,在華潤樓盤的樣板間,裝上小米的智能家居裝置,那些都是樣品。”
唐沐坦言:“我們是各取所需。華潤想與小米合作,小米代表互聯網、硬件的發展方向。小米去年宣布要做智能家居,以路由器為中心,華潤就聯系過來,萬科也找過我們聊過。我們的智能家居,還在嘗試階段,產品做好才會公布。與地產商合作,是一個展示的平臺。”
其實,智能家居企業與地產商合作并不是新鮮事。今年,海爾、美的、TCL、長虹等家電巨頭紛紛發布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戰略,海爾智能家居U-home系統早已在海爾地產旗下的青島東城國際建成;美的地產將借力美的智能家居,推美的智慧生活社區;TCL集團則與參股企業深圳花樣年合作推廣智能家居;長虹置業也會與四川長虹一起打造智慧社區……
只是,華潤、當代置業等知名地產商,與互聯網新貴聯手,更引人注目而已。
今年年初,一位順德知名家電廠的智能家居業務負責人就曾告訴記者,近年房地產市場低迷,許多地產商都想安裝智能家居系統,增加樓盤的賣點和附加值,比如,一套智能安防系統成本一萬元,地產商每套房子可以多賣兩三萬元。
從互聯網行業來看,樂視、小米也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阿里、騰訊、百度、京東、360都已布局智能家居。阿里去年推出智能操作系統,已經與創維酷開電視、美的智能空調合作;百度旗下愛奇藝,與TCL合作TV+電視機,與創維合作愛奇藝機頂盒;360與TCL合推T3空氣凈化器和T3凈水器,與奧克斯合推智能空調;騰訊戰略入股京東,而京東6月底亦公布了智能家居戰略,由于各大家電品牌的智能家電接口不同,App也不同,京東想做整合者。
雖然互聯網大佬、家電巨頭都在搶吃智能家居這塊“大蛋糕”,它們的模式卻不盡相同。就拿樂視和小米來比較,相同之處都以電視機、手機(樂視手機尚未正式公布)和路由器為核心,差異在于:小米與樓盤合作,做的還是B2C市場,不會為某個樓盤定制產品,智能配件以開放合作方式供應;樂視強調垂直整合,會向華貿等地產商提供智能家居解決方案。
誰將最后勝出,尚難預料。大而全,不一定就能成功。只有找準消費者需求痛點,價錢又實惠的智能家居產品,才能最終贏得用戶的“芳心”。就像被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的溫控器企業Nest,它的產品智能調節溫度,成功幫用戶節省了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