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形式賦能家具品控培訓
深圳產品學校-家具分校質量提升研討會順利召開
當辯論賽、研討會、檢測實操比拼 等元素融入家具品質管理員培訓,再疊加各企業資深品控管理者的 “同臺競技”, 本次品質管理人員培訓徹底打破傳統 “老師講、學員聽” 的枯燥模式,實現從 “知識傳遞” 到 “能力激活” 的升級。
9月28日,“深圳產品學校-家具分校”在深家協東部標準和檢測基地舉行家具質量提升培訓研討會活動暨家具品管(中級)上崗培訓研討會圓滿結束。本場培訓會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坪山監管局主辦,深圳產品學校家具分校(賽德檢測)承辦,以“質量月”活動為契機,面向所有家具品質相關人員開展,可謂家具行業的質量盛會,精彩內容讓我們一睹為快。

深化“深圳產品學校”質量技術公益服務平臺建設應用
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坪山監管局科長曾偉榮在致辭中提到:深圳市作為全國先行示范區,一直在積極驅動質量內外雙循環健康持續發展,舉辦了多期主題鮮明且豐富的質量月活動。未來將進一步深化“深圳產品學校”質量技術公益服務平臺建設應用,加強企業技術幫扶,助力企業降本提質。深圳質量將向全國高質量示范標桿發展,培育更多可推動新時代企業質量變革的核心力量,打造更多的“高質量、硬實力、新技術”的質量學習型企業,形成具有“深圳質量”特色的持續有序的良性發展格局。
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坪山監管局科長 曾偉榮
致力打造家具品控培訓成為 “三個平臺”:知識深化的學習平臺、實戰能力的錘煉平臺、行業資源的對接平臺。
培訓課程總策劃、深圳市家具研究開發院副院長、賽德檢測總經理楊麗娜對課程進行了詳細介紹,經過培訓團隊歷時三年多的時間的打磨,結合近年標準更新和行業質量升級內容,再次推出了本次家具品管(中級)上崗培訓研討會。培訓課程的一大特色就體現在教學方式的創新上,由傳統的重理論輕實操的的填鴨式教學轉化成了理論實操并重的沉浸式教學模式。課程安排精心策劃,授課邏輯緊密相連,引入分組競技性教學模式,將教學和競爭進行了結合,激發學員學習主動性、發散思維。當多元形式與資深資源結合,這場家具品控培訓將成為 “三個平臺”:知識深化的學習平臺、實戰能力的錘煉平臺、行業資源的對接平臺。最終,學員帶走的不僅是 “品控標準和工具”,更是 “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跨企業的經驗資源”,而這些恰恰是推動家具行業整體品控水平升級的關鍵動力。最終催生出 “思維碰撞更激烈、知識落地更扎實、實戰能力更突出”的效果。
深圳家具研究開發院副院長、賽德檢測總經理 楊麗娜
深圳國海智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董文長律師
本次培訓學員均經由主辦方嚴格篩選后的,在報名期間,家具企業學習熱情持續高漲,人數遠遠超過預期,除學習名額機會的難得之外,本次課程也是課程策劃組講師們歷經多月的精心打磨。既有邀請知識產權行業專家聚焦家具專利與版權的維權確權,又有品質專家解析《家具質量和管理體系的建設方法培訓》、《家具環保性能標準解讀和檢測方法培訓》、《家具物理性能標準解讀和檢測方法培訓》。既有品質辯論賽和家具常見質量問題分析研討交流會,又有家具質量檢測實操演練。


辯論賽:在 “觀點交鋒” 中深化認知
圍繞家具品控的核心爭議點“‘品質把控應是檢驗過程重于生產過程還是生產過程重于檢驗過程”展開辯論,迫使學員跳出 “經驗慣性”,主動梳理標準依據、行業案例、成本邏輯 等等,這種過程會讓 “品控決策的復雜性” 深入人心,而非單純記住 “要抽檢” 的結論。
實操“演練” + 研討會:在 “經驗共享” 中補全認知盲區
本次培訓會在檢測實驗室進行了4項實操演練:家具安全性能測試項目識別演練、家具揮發性有害物質檢測承載率計算演練、家具有害物質測試項目鑒別演練、桌面沖擊性能檢測實操演練,“在練中學,在學中考,在考中悟”,理論培訓中很難記住的知識點通過實操演練加考核的方式,讓參會學員快速又深刻的加強了理解和記憶。參會企業代表紛紛表示,本次研討會內容 “干貨滿滿”,將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切實提升企業質量管控水平。在家具常見質量問題分析研討會中,學員暢所欲言,群策群力,品控體系構建與實用工具在 “互動實踐” 中落地。

通過一整天的認真學習,在考核時刻,學員們也都認真對待,最終取得了全體成員全部通過考核的優秀成績。其中考核成績優異的前三名進行了獎勵表彰。
第一名 深圳雅蘭家具有限公司 宋曉亮
第二名 惠州市康之福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周厚祥
第三名 佛山市高明區晚安家居實業有限公司 李嬋
優秀學員 宋曉亮(左一)、周厚祥(左二)、李嬋(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