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藝遇見設計,一切景語皆情語。
所有打動人心的設計,
其實都來自人對自然的感觸。”
——Craft+
Craft+面向熱愛生活的人們,傳遞獨特的中式美學,在此展現中國原創設計的魅力與獨特,宣告著堅持原創的決心與毅力,創作擁有“民藝靈魂”的創新設計,讓傳統民藝在創新中,一直傳承下去。
2018年3月19-22日,深圳時尚家居設計周暨33屆深圳國際家具展,Craft+帶我們共同去探索傳統民藝與當代設計共生的可能性,感受有溫度的設計。
取自自然,用之自然
傣族是一個崇敬自然的民族。在一次采訪中,一位當地人說到,自然給了我們豐厚的物資,甚至是生命。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懷著虔誠的心,用自然的饋贈,也就是泥土,經過我們的雙手做成花瓶,再裝滿最美的鮮花,去供奉我們的神,我們的自然。
![](http://m.daoxiangzhen.com/file/upload/201801/08/0952376798499.jpg)
![](http://m.daoxiangzhen.com/file/upload/201801/08/0952388498499.jpg)
他們將天地萬物融入親手制作的供品,剪入紙張、織入經幡、編入竹器,用于表達自己的虔誠。這種取自自然,用之自然的供養方式,以及這份以小見大,崇敬自然的精神,令人為之所動。
突破工藝局限
傣陶的工藝與器形都繼承了千年以前石器時代的陶器精華。但其器形從石器時代至今,并未作出太多的改變。雖然傣陶的外形簡單質樸,卻有著歷史沉淀的張力。
![](http://m.daoxiangzhen.com/file/upload/201801/08/0952391898499.jpg)
在勐巴娜西,傣家人喜歡將金屬與其他材料結合使用,比如將金線織入傣錦,用剪金來供佛或裝飾建筑。傣族這種對金屬材料的大膽運用,給了我一些靈感。由于傣陶自身泥料的局限性,當地人無法將其與金屬結合,這是一個遺憾,也是一個契機。
![](http://m.daoxiangzhen.com/file/upload/201801/08/0952353198499.jpg)
作為一個設計師,張玉在保留傣陶傳統外形的基礎上,將它推向現代化并將傣族人們以小見大的世界觀融入進去。使用更符合現代審美的瓷泥來詮釋傣陶,并嘗試融入金屬元素,用傣家人喜愛的方式——將陶瓷與金屬相結合。
![](http://m.daoxiangzhen.com/file/upload/201801/08/0952405398499.jpg)
有情感的設計
勐巴娜西被綿延群山所包圍,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浸潤了這里獨特的自然崇拜。最令人難忘的是每日早起,遠眺過去,群巒疊嶂的包圍下,整個勐巴娜西宛如世外桃源,令人沉醉不知歸返。
![](http://m.daoxiangzhen.com/file/upload/201801/08/0952422898499.jpg)
所以在陶瓷的表面,張玉運用了云南獨特的陶瓷工藝“刻線填泥”,來描繪當地群巒疊嶂的自然景觀,并將起伏的山脈延續到陶瓷與金屬的交界處,甚至延續到金屬部分來加強“自然”這一元素。
![](http://m.daoxiangzhen.com/file/upload/201801/08/0952437998499.jpg)
在主體色上張玉選擇了灰白兩色,灰色系列延續了原始傣陶的顏色與質感,代表了傳統審美。而白色系列則與灰色形成對比,表面也更為細膩光滑,代表了現代審美。兩個系列在觸感和色彩上有著強烈的對比,又相互呼應,像在訴說傣陶的過去與未來。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民間藝人們手中的溫度。
![](http://m.daoxiangzhen.com/file/upload/201801/08/0952445598499.jpg)
![](http://m.daoxiangzhen.com/file/upload/201801/08/0952451498499.jpg)
![](http://m.daoxiangzhen.com/file/upload/201801/08/0952465098499.jpg)
3月19-22日,2018深圳時尚家居設計周暨33屆深圳國際家具展,深圳會展中心,Craft+將在現場搭建一座溝通器物與使用者之間情感聯系的橋梁,讓有情感的設計,喚起人們的惜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