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居然之家的無人便利店EATBOX就要正式落地東直門和世紀金源。從此前測試的版本看,該BOX將會有臉部識別、重量傳感、攝像頭、RFID等技術配置,與繽果盒子相比多了入門的人臉識別身份驗證。
“人臉識別的好處是第一次身份驗證后,以后直接臉部識別開門,比掃碼來的更便捷,對人的精準ID識別將來做大數據變現的價值也更高。但大數據是個長遠價值,數據要積累,然后要建模分析才會有變現能力。”
居然之家集團旗下怡食家超市總經理安利英告訴媒體,EATBOX還僅在測試階段,最后商用規?;牟灰欢ū仨毰鋫淙四樧R別,畢竟人臉識別的技術成本比其他掃碼開門的方式貴一倍。
據EATBOX技術提供方透露,EATBOX也在測試其他的傳感器輔助物品的識別,但目前其他物品的識別技術都太貴,沒有RFID適合商用落地。RFID的缺陷是后端運營成本很高,需要對所有商品自己編碼貼碼,是個并不技術感的事兒。因此,EATBOX也在測試圖像識別物品,未來將替代RFID,便于下一步的規?;佋O。
在支付方面,EATBOX也在測試刷臉支付,但該技術的準確率只要不是百分之百,就存在信任安全感的挑戰,在商用上也只能采取謹慎測試。
與傳統便利店相比,安利英稱一個BOX一次性的投入也就傳統便利店一個店7個人一年工資的1/3,即便銷售額只有其1/4,在人力成本漲速這么快的大勢下,極具有競爭力。
“BOX打重度垂直細分領域,首先鋪居然的店里,但目標還是市場化的商業密集區。”安利英稱,EATBOX如果只在居然的店里,店面分散,配送成本高,不符合便利店效率要求。
記者了解到,EATBOX只是居然之家零售板塊的一個形態,今年1月居然之家已上線大型商超怡食家,打造邊走邊吃邊逛的場景,產品定位中高檔,并提供門店的線上外賣。
目前,怡食家超市在北京有兩家,均位于居然之家內。也上線了微商城、PC站,正在測試APP,外賣售賣的產品有生鮮、盒飯等品類。
此外,居然之家旗下原本做跨境進口業務的海品貓全面轉型做食品貿易,主要以進口食品代理和自有品牌為主。“我在BHG工作17年,擅長做進口。”在安利英的規劃里,貿易公司是居然之家零售板塊的內容,是一個買手,承擔著打造自有品牌IP的重任。
圍繞內容,安利英在整合便利店、大型商超等渠道,構建一個完整的零售業態。“我們現在在全國搭建網絡,大店相當于我們的一個孵化中心,配備區域運營,代表著體驗和后端的倉儲物流,有了大店的網絡,便利店、自有品牌就都可以配套進去。”
安利英還在研討開一個生活美學館,嘗試一些新的展示形態塑造品牌。“選品還是帶有一定生活美學的概念,我自己比較小眾,比較挑剔。”做了多年零售,安利英想塑造的是有品質的品牌,渠道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
安利英告訴媒體,考慮到西南、華南消費形態的巨大差異,居然零售業務開店的目標主要集中在把華中、華北地區做透。
“無人便利店現在大家都在拼速度”,休閑范兒的安利英也在馬不停蹄的打節奏,試圖在奔跑中串聯起各個形態,形成一個獨立的完整的零售業務,而不是只在居然之家的店里嘗試。
2017年,居然之家將實現市場銷售600億元,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五步走的戰略里,“家庭大消費生態圈”排在第四位,從家居商場跨界快消品,居然之家也想趕一趕新零售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