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米蘭展已經拉開帷幕了。
在本年度首篇米蘭展潮流趨勢發布之前,讓我們重溫DEDE看待米蘭展的態度——我們不能只從米蘭學到皮毛。該文為本平臺的昔日觀點,讓我們溫故知新,辯證客觀地看待米蘭展。
● ● ●
從學習工匠精神開始
高品質是米蘭展展品的必備條件,而絕不是充分條件。換言之,只要是參展品,一定做工精良,細節可考。我們習慣性地上前捶捶打打,然后對其產品細節無不贊嘆。工匠精神,不正是我們應當學習的起點么?
▲實木家具品牌R1920旨在把實木產品做到極致,2015米蘭展會上R1920用一張實木與樹脂結合的大桌面來吸引眼球。
● ● ●
提升工業化水平
永不止步
國外發達國家家具行業的人均產值是國內的幾倍,簡單說來,就是能用機器做的絕不用人工,手工活都拿來提升附加值。在離意大利不遠的德國,工業4.0的步伐正在大步邁開,離開了現代化的生產制造裝備,高品質和低成本都是空談。另外,精益生產已經不是什么奧秘,而是一種常態。
在生產環節,每個米蘭展企業都有自己的“兩把刷子”,中國的家具企業也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是把原材料處理到極致,還是獨有的加工工藝,或是涂裝工藝等都是企業需要下功夫去參透的。
▲2015米蘭展會德國板式家具品牌“優適德”繼續引領板式制造的最高水平。
● ● ●
只照搬外形,是可恥的
當我們在米蘭與國內同行們摩肩擦踵,我們清楚地知道,大家都是奔著那么幾個展位去的。當我們對著那幾件驚世駭俗的展品一頓猛拍,我們大約可以預料到,半年后它就會出現在中國的展覽會上。是啊,大家都不差錢來米蘭溜達一圈。可是,國內市場已經同質化泛濫,長此以往地扎堆抄襲米蘭展品,還有何優勢可言呢?更何況,米蘭已經沒有那么多新品逐年涌現。所以,對米蘭展產品外形的模仿是不可持續的,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能看清國外企業創新背后的真正內涵。
▲2015米蘭展會古典館的Monrabal Chirivella,用一款兩色的簡歐產品吸引了成堆的中國訪客。
● ● ●
先設計系統
而不是款式
中國企業只盯著米蘭展的產品風格和款式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從系統化的角度去審視米蘭展參展商,才能打通他們產品家族內部的邏輯關系。我們可以從模數化產品、獨立件產品和附屬產品(家居飾品等)中去找到更多的啟發。
▲2015米蘭展會MDF Italia的每件柜類產品都遵循模數化系統思維,支持部分可定制。
● ● ●
用生活形態與消費者對話
對生活形態的研究構建了意大利家具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他們孜孜不倦地將整體空間氛圍做足,并不只是表面文章,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消費者買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生活方式,是支撐這一生活方式的整體解決方案。那么,發生在歐洲戶型里面的生活場景就成了米蘭展品牌研究的樣本,他們每年進化著生活方式主題,而不必推出完全嶄新的系列,這樣一來,基于原有的產品平臺,只需每年加入潮流元素、CMF(顏色、材質、涂裝效果)、功能五金件等就能讓老產品煥然一新。不僅演繹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更維持了原有產品家族的穩定性。
▲2015米蘭展會意大利IDP品牌直接引入人物攝影,用情景式客廳與消費者互動。
● ● ●
品牌是承諾,更是態度
當我們徜徉在米蘭街頭的奢侈品店中時,我們是否意識到每個品牌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品牌基因。米蘭展亦如此,Poliform的現代+懷舊感、Natuzzi的自然軟現代、LEMA的濃濃人文氣息既不同,又各有各的好。那么當我們在塑造品牌時,何不把自己的那種獨有的價值彰顯出來,睡眠產品不一定都要主打科技感,古典產品也沒必要都成為美式、法式的經典傳承,實木品牌除了宣告材質優勢還有更多的內容可以挖掘。
▲2015米蘭展會Natuzzi旗下意迪森品牌宣稱所用牛皮為野外放養牛皮,故每一款皮都允許瑕疵存在。
● ● ●
我們每年前往米蘭朝圣,更多的是希望中國企業能看清家具業未來的潮流趨勢,能領悟家具業的高階生存法則。回國后能消化利用再創新,最終實實在在地反哺中國市場。
如果您與米蘭展擦肩而過,請勿錯過以下活動。
▲敬請期待5月19日的“2016家具潮流趨勢發布會”深圳站首發,現門票已在微商城公開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