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業:從思想到行動 深度改革升級新征程

   日期:2014-09-29     來源:世界家居商機網    評論:0    
核心提示:2014年,將是中國從經濟、政治、社會進行全面深度改革的一年。中國家具業也必將在這場深刻的“二次改革”中開始轉型升級的征程。
     2014年,將是中國從經濟、政治、社會進行全面深度改革的一年。中國家具業也必將在這場深刻的“二次改革”中開始轉型升級的征程。這個轉型升級的含義包含了兩個層面,行業本身的轉型和企業的轉型,前者將從一個傳統的行業轉變為一個經營新的生活方式的行業;后者則要求在互聯網的“新世界”中,家具企業從傳統的制造企業和零售企業轉型成長為服務型的制造或零售企業,產品品牌和商業品牌要成為定位清晰的消費者品牌。

     中國家具業的“兩個市場、兩個資源”的變化

     2013 年我國家具業的產值已過萬億,出口額530.6 億美元,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但進一步的發展已受到市場和資源兩個方面的制約:

     從市場方面來看,盡管我國的內需市場仍有極大的潛在空間,但是消費群體及其需求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我國目前的消費群體以80 后的年輕一代為主體,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水準和審美品味,并具有相當的消費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已與老一代人大相徑庭,他們需要的是適應現代生活方式的個性化產品,要求有更便捷的供貨方式和良好的售后服務。而從國際市場來看,美國的經濟復蘇并不穩固,歐洲也剛剛從危機中走出,日本的“安倍經濟學”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也仍在未定之天。我國傳統出口市場中發達國家占比60% 以上,因此,我國家具出口今后幾年不可能如同過去大幅增長。

     從資源方面來看,我國的木材資源已嚴重依賴進口,溫帶硬木由于供應短缺和出口國的內需增長,而價格上升(10%-20%);熱帶硬木,特別是紅木類硬木由于出口國的資源下降和環保法規的限制,出口受限,價格猛漲(50%以上,甚至翻番)。我國人造板雖然產量巨大,但由于自身品質及其應用技術的瓶頸在短期內不能有效地彌補實木資源的不足。因此我國的實木家具(含紅木家具)和板木家具面臨著極大的資源壓力。

     中國家具業轉型的推動力

     1、 中國家具業的國內市場潛力

     據國家統計局對中國消費品市場的統計,2013 年家具市場國內消費約為3500 億元,全國人均年消費額約為270 元。2013 年我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 元。我國人均家具年消費額約占可支配收入的1%。

     2013 年,我國GDP 為56.8845 萬億元,人均GDP 為4.2557 萬元;有經濟預測到2020年,我國GDP 為94.6795 萬億元,人均GDP 為7.2182 萬元。如果以2013 年消費水平來看,到2020 年,我國人均家具年消費就可達到2013年的1.7 倍,也就是在未來的6 年內,我國家具國內消費就可以增長70%,即可以達到約6000億的水平。它將超過美國現在的國內家具消費額(2012 年美國約為800 億美元)。這樣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必將為我國家具業帶來巨大機遇。

     2 、“勞動+ 技術+ 資本”密集型的生產方式

     在上世紀90 年代后期開始,各國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開始發生變化,新的格局變化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已逐漸轉向依靠創新和競爭優勢決定的新的發展階段。進一步說,現代經濟增長的真正源泉來自全生產要素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為此,有4 個基本條件決定現代經濟增長的關鍵,哈佛大學赫爾普曼教授把其歸納為4 個I,即Innovation(創新,即推動技術創新和進步);Independence(相互依賴性,主要指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Inequality(不平等,主要是指處理好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的關系);最后一個是Institution(制度,即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制度架構對于經濟增長也是至關重要的)。

     值得指出的是,中國經濟發展正在進行一系列轉型: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化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從中國家具業來說,如果說近10 年來家具行業的快速全球化是資本追求效率的結果, 隨著競爭的加劇, 未來的發展將取決于行業的創新能力, 從資本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

     可以推斷,中國家具企業除了保持其原有的低成本優勢之外,“勞動+ 技術+ 資本”密集型的生產方式將成為中國家具企業新的競爭力,通過增加產品附加值和多元化設計有可能成為中國家具行業今后十年的創新重點。企業應該同時利用公司內部資源和市場資源提高創新能力。外部資源例如展覽會、競爭對手、商業客戶和消費者。內部資源包括上層管理、研發部門和員工。
 
     中國家具業轉型升級的途徑

     1、 中國家具業的真正問題

     中國家具業的真正問題是企業家并沒有實現現代化思想的啟蒙,缺少企業家的精神和現代商業倫理的意識,尚未具備審視全球經濟變動的眼光,對現代企業管理的知識和經驗也了解和掌握甚少,等等。我們現在急需學習,急需變革,包括自身的變革。

     2、 中國家具業轉型升級的途徑

     去產能化是中國家具業轉型升級首要的途徑。

     2014 年的中國家具業將在去產能化上拉開帷幕,相當數量的低效益和產品不適銷的企業將面臨倒閉或被兼并的局面;大多數制造企業將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實現設備和管理的升級,減少勞動力的使用;甚至完全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家具零售企業無論愿不愿意,都將不得不與電子商務結合。總之,從2014 年起我們將看到整個行業的深刻變革,而這種變革將使中國家具業更健康地向市場化方向發展,走上現代化的康莊大道。

     第二個途徑就是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勞動生產率

     我國目前的經濟規模,相當于美國、德國及日本總和的1/6,然而勞動力卻相當于這三國總和的三倍,生產力不及發達國家的6%。家具業亦不例外。日本的生產力是我國的7-8倍。就勞動生產率而言,我國家具企業中較高者為25-35 萬元/ 人• 年,一般在15-20 萬元/人• 年;而發達國家的家具業達到10-15 萬美元/ 人• 年,是我國的5-6 倍。另一方面,我國家具業的木材利用率,大型企業為60%,中小型企業僅為50%-55%,而國際發達家具業達到70%。因此,我國家具業產業升級的頭等大事是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物耗,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產業升級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家具產品的附加值包含技術含量和藝術含量。前者要求提高加工裝備和加工工藝的水平,新材料的利用水平等;后者則要求提高設計水平。我國的家具設計一直是行業發展的瓶頸,要提高設計創新的能力,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設計,而不是一味地“拷貝”和“跟風”。在現階段,在中低端產品方面,要從實用美學出發,設計出具有一定審美價值、性價比高的產品,適應大眾需求;在高端產品方面,以后現代風格為主,設計出時尚的、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產品,以適應高端消費的需求。

     產業升級即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附加值,而不是轉型去追求“高端產業”。要立足于家具行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生產方式;建立自有的家具文化體系,發掘東方文化的底蘊,融合西方文化,創新性地建立我國現代家具設計,才是人間正道。

     第三個途徑是家具專業市場變革轉型,實現家具銷售多元化

     關于家具專業市場的內在缺陷,最主要的是應盡快實現由商業地產業態,向零售業態的變革轉型,在家具零售業最主要的生產要素——營銷技術上進行投入。這種變革轉型將較大幅度地降低家具銷售中的“交易成本”,從而讓利于消費者,也有利于家具零售業自身的內生發展。例如利用已有的“商業品牌”,并進而發展成為“家具產品品牌”,實現自主設計、外包加工、國際網絡銷售的家具品牌產品;或者如同“宜家”,實現跨國經營的家具品牌。

     在另一方面,家具的個性化需求已成為消費的潮流,因此家具的銷售必然是多元化的。應該從多方面來拓寬家具銷售渠道,讓各種形式的家具零售模式百花齊放,培育出獨立而強大的家具零售行業,實現和強大的制造業并肩,成為向現代化騰飛的兩個翅膀。隨著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信息革命,電子商務將必然成為零售業的主要方式之一,家具的電子商務銷售模式將會成為銷售渠道的一條坦途。

     總的來看,我國家具業面臨著極為復雜的經濟形勢和外部危機,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而且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和非貿易壁壘日益增多;國內市場由于宏觀調控,出現了市場蕭條;同時國內勞動力價格不斷提高,原輔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急劇上升,生產和市場面臨的不利的因素不斷增多。我國家具業的現代化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是解決“去產能化”的唯一途徑。其路徑可以概括為:

     1)淘汰部分落后產能,以優化整個產業的資源配置;2)提高現有工廠的勞動生產率和產品附加值,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3)改善我國的家具零售業,擴展銷售渠道,促使國內消費的潛在需求轉變為“有效需求”,通過繁榮市場來消化產能。

     筆者深信,經過這次危機的洗禮,我國家具業會取得更健康的發展。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久久,免费国人国产免费看片,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免费国产在线网址
亚洲国产99热最新在线 |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看 | 亚州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 | 五月丁香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