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炒作,還是原材料稀缺使然?本應是紅木家具產銷旺季的新會,工人們卻已紛紛提前回家過年,明年何時開工還是未知數!這一異象,源于去年6月生效的新《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紅木材料原產國將開始嚴禁紅木砍伐并控制出口貿易。此信號直接導致紅木原材料在下半年節節攀升,新會囤積的原材料能應付多長時間,在家具和木材價格出現倒掛的時期,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能否頂住資金的壓力?囤住不賣還是繼續開工,觀望的情緒籠罩著這個地方傳統產業,“中國古典家具之都”或將面臨“無米之炊”?危機或于今年下半年出現,小企業將被洗牌,行業由此實現升級轉型?
原材料猛漲,產銷不旺:諸多廠家提前過年并將延后開工
“當時以為買貴了,沒想到半年下來大紅酸枝漲了一半有多!”
2013年5月,廣州的黎先生慕名來到新會購買一套紅酸枝餐桌,本報記者帶其參觀了多個廠家,但廠家的報價讓他有點為難。“比我心理預期高了2萬多”。黎先生看完新會的廠家,本還想去臺山的大江看看,“我給了電話咨詢了伍炳亮,他告訴我這個價格可以入手”,于是,黎先生又把車子開回去其中一家報價較低的廠家,咬咬牙,訂做了1張直徑1.3米的飯桌和8張椅子。
“后來我才知道,那時候《公約》就快出臺。”黎先生購買餐桌有剛性需求,其表示對行情并不知情;但是,這個《公約》在去年下半年卻給整個古典家具行業帶來巨大震動。
去年6月,新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生效,其被視為國內紅木家具價格暴漲的導火索。據《公約》規定,中國紅木產業用材中,有7種重要紅木樹種進入了一、二級保護植物目錄,這意味著這些樹種都要有進出口許可證或者再出口證明書,才能進行國際貿易。
此外,緬甸還宣布從2014年4月1日開始停止原木的出口,木材必須經加工,提高其價值后方可出口。受此影響,今年以來,大紅酸枝價格、緬甸花梨價格漲幅明顯。
“酸枝大概上漲了50%,緬甸花梨也上漲了3、4成。”智慧古典生活家具的蒲志友告訴記者,目前紅木家具市場的主打木材緬甸花梨,50厘米左右的原材料,價格已漲到2.8萬/噸,而半年前的價格僅為1萬3千元左右。
面對這一市場波動,新會古典家具行業有何應對措施?新會古典家具城總經理林偉華透露:“其實,原材料出口受限的消息早就傳出來了,廠家目前已囤積了不少原材料,以應對沖擊。”林偉華告訴記者,新會本地的廠家都有庫存,市場供應短期內預計仍可維持。“我認為原材料還會漲價,對行業的影響將在下半年真正顯現”,林偉華曾就職于新會的國營木材進出口公司,他認為經過這一輪漲幅后,紅木市場會慢慢歸于理性,進入緩慢上漲階段。
炒作?2008年金融海嘯曾引發市場巨變
實際上,紅木原材市場在近日已經開始盤整。市場信息顯示,在連續數月的高位運作之后,交趾黃檀(酸枝)、大果紫檀(緬甸花梨)紛紛出現調整。據商家表示,臨近年底,家具廠家及各經營商家需要大量資金周轉,在這種情況下,商家回籠資金的心態進一步急切,但市場交投氣氛十分冷清,成交量大幅下滑。
據介紹,在新會供應原材料的木材買賣廠家有十幾家,還有不少以投資為目的的木材藏家。目前紅木家具面臨的是資源性瓶頸,其價格走勢與資源供給密切相關。如果原材料壓力不能有效緩解,今年紅木家具還會漲價。
“炒作”兩字,勾起了新會古典家具行業對2008年那場金融海嘯引發的市場巨變的記憶。從2005年年初開始,國內紅木家具的價格就快速的被商家拉升,紅木家具的投資論、收藏論、原料的稀缺論充斥市場,但三年不到就暴跌,有如坐上過山車。
2007年暴漲,2008年暴跌,2009年下半年又開始走強,2010年暴漲,2011年10月以后又開始回調。新會紅木家具行業此前跟隨市場大環境經歷過幾次有漲有跌,但記者采訪的多位行業人士均認為,此次的紅木市場不像2007年熱錢涌入帶來的效應,炒作成分明顯減少。
“目前,新會的古典家具行業還未顯現出大的效應”,林偉華認為,原料漲價直接影響到家具生產廠家,出廠價提高,銷量必然減少。在家具行業,原材料的價格反映到家具上,通常需要以3個月以上的時間段為周期。也就是說,去年6月份開始暴漲的原材料,到現在才是接受終端市場考驗的時候。 目前,本是家具銷售旺季,但新會的古典家具銷量卻不旺,觀望的不止廠家和商家,還有買家。
“目前新會不少廠家都是70萬到100萬的投入來建立一個作坊式的工廠,現在銷售價格已經成倍增加,但增幅基本是消耗在原材料上,資金流的困境很快將會顯現”,蒲志友說,這個困境就是,“這套家具賣出去之后,重新做一套的成本還高于售價”,但不賣囤住或者不再開工,工廠就運作不起來。對于很多廠家來說,考驗才剛剛開始,資金成本回流速度放緩,經營風險也隨之增加。
新會紅木古典家具行業或迎大洗牌
“這一輪看漲的行情中,有資金充裕的家具廠商隨便一出手,就囤下了幾百噸木料”,有行業人士透露,短期內紅木原材漲價過快,大多數家具廠出于成本考慮,對入手原材謹慎很多,有實力的廠家能囤原材料,儲備未來一段時間的產能,但沒實力的只能隨材料價格沉浮,紅木價格的持續上漲,極有可能帶來行業洗牌。
“原材料上漲未必是壞事”,林偉華認同此番漲價可能帶來行業洗牌的說法,“木材價格整體上漲后,人們可能以為紅木家具企業更賺錢了,實際上卻恰恰相反,這或將帶來紅木家具行業的大洗牌和轉型。”林偉華預計今年原材料還將繼續上漲,下半年開始出現洗牌現象。“目前名貴材料供應量緊張,價格的持續上漲,會限制一些一哄而上粗放式的生產大路貨仿古家具企業的發展,一些小廠家將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危險。”由此,企業將提高對產品質量和工藝的要求,“求精不求量,才能賣得更高價錢”。
不少行內人士認同此說法,礙于原料的暴漲,資金不足、加工技術差的企業,可能會在這次漲價大潮中被清洗。而另一部分紅木家具企業,則將不斷加強管理、盈利和品牌等方面的建設,從而促進紅木家具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目前名貴材料日益稀缺的今天,我們應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名貴材料,注重家具的設計制作水平,以制作精品、藝術品的心態來定位制作家具,給來之不易的名貴稀缺材料賦予第二次生命,也讓好的精品家具傳承給我們后人,這也是我們當代仿古家具企業肩負的一種社會責任感,為推動中國傳統家具藝術文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此前,廣東省家具協會副會長、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伍氏興隆明式家具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伍炳亮受訪時曾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