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網絡促銷大戰硝煙散盡,家居行業“賣場抵制網商”的話題仍在繼續。關注焦點由“價格戰”發展至“模式之爭”。傳統家居賣場是否會受到網商的沖擊,逐漸被網商取代?這一問題成為最大熱點。渤海早報記者走訪天津市家居商會、環渤海家居、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加宜家居、登發家居等一線賣場后發現,業內人士大多認為,家居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網商難以取代傳統賣場。
網商欠缺諸多責任功能
天津市家居商會會長李慶云在接受渤海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網商的特點是購買模式新穎,符合年輕消費者的習慣,但家居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網上交易比實體店交易更不便。“家具、建材不同于服裝、飾品,為網商服務的快遞公司,無法提供家居產品的送貨、扛樓、安裝、調試、退換、設計等諸多必須性服務。”
李慶云舉例分析,每個人都會穿衣服,但絕大多數人不會鋪貼瓷磚、安裝座便,而這些服務只有實體賣場能夠提供,網商無法做到。更重要的是,實體賣場還具有發現行業價格問題、發現產品質量標準問題、推動行業標準制定完善、規范服務售后等諸多責任和功能,這些是社會發展所必需的,也是網商無法具備的。“最早,并沒有家居賣場,建材、家具等屬于生產資料范疇的計劃類物品。”李慶云表示,之所以出現家居賣場,是因為家居消費的核心是購買“家居文化”,這也是網商無法為消費者提供的。
現階段網商僅是促銷手段
“國內網商還處于起步階段,與實體賣場相比有太多不足之處,即使是看似誘人的價格,在‘算細賬’后也失去了誘惑力。”環渤海家居總經理盧思齊對“雙11之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采訪中,盧思齊為渤海早報記者算了一筆細賬。以瓷磚為例,網上商品售價屬于“裸價”,不包含配送、搬運、安裝、設計、退換等內容,而這些是消費者必需的。例如:50平方米同型號瓷磚,網上售價5000元,賣場售價8000元。消費者要自行雇用車輛、人員從遠在外省市的廠家或庫房提貨、搬運,僅這一項費用就不止3000元。即使網商提供送貨服務,消費者花錢請設計師設計鋪貼方案、請工人鋪貼瓷磚、購買鋪貼瓷磚所需輔料,也要兩三千元。如果退換貨、補貨,退磚得到的錢還不夠運費。最麻煩的是,運輸中出現破損或需要售后維修服務,這些問題網商均無法解決。
在盧思齊看來,現階段網商更多是實體賣場的一種新營銷模式,以此擴大信息傳播速度,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網商與實體賣場捆綁互惠,是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家居行業非標準化產品多,注重售前設計、體驗,售后安裝服務不可缺等特性,決定了綜合性網商很難與家居專業網商抗衡,網商想要在家居行業迅速發展,必須尋找到與實體賣場的理想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