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提示
2006年,歐倍德在沈陽潰敗。
2009年6月,全球排名第三的百安居撤出沈陽。
2009年,世界最大家具建材零售商家得寶在沈畫上句號。
2011年,百利家居太原街店、文化路店先后倒閉。
2013年初,在沈經營了十多年的東方家園也草草收場。
五大國際家居賣場巨頭全部敗走沈城,不敵本土家居市場。
歐倍德倒了、家得寶黃了、百安居撤了、百利走了、東方家園關了……近年來,隨著一個又一個家居建材大鱷敗走沈城,沈陽家居市場經營態勢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獨特現象。一切仿佛并沒有結束!沈陽現有的家居賣場數量仍不下20家,但部分賣場雖在運營,卻已身陷虧損運營的狀態。
沈陽家居賣場數量已逾20家
據統計,沈陽市目前擁有的建材、家居類賣場數量已經超過20家,主要分布于市內五區,少數分布于于洪、渾南及沈北。綜合性高端家居賣場最近三四年間扎堆開業,數量增加了200%。
在沈陽從事櫥柜銷售的李先生告訴記者,2000年以前沈陽只有少數幾家銷售家居及建材的賣場,盡管規模、裝修檔次及品牌商數量與現在無法比,但沈陽市民裝修基本上都到這幾家賣場買建材,每家都很火爆,所以當年很多從事建材或家居生意的都賺了錢。
后來,歐倍德、家得寶、百安居、東方家園等外地品牌家居賣場大舉進入沈陽,改變了沈陽原有的家居建材市場格局,形成了今天的市場激烈競爭局面。
“我絕對認為沈陽賣場數量過剩。”李先生說,和百貨商場銷售的快速消費品不同,一個人一輩子能裝修幾次房子,能換幾次馬桶?一個城市容納了太多家居賣場是對資源的浪費。
競爭太激烈部分賣場賠錢運營
隨著賣場數量與日俱增,客源被大大分流,很多賣場經銷商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記者通過連日走訪發現,部分建材及家居賣場門可羅雀。在大東區一家賣場,偌大的樓層看不到幾個顧客,售貨員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擺弄手機。“也沒幾個人來。”一商家說,幾年前剛開業時,當時沈陽的賣場還沒有現在這么多,加上商場搞促銷客流比較多,后來漸漸地減少,現在有時一天也沒有一個顧客光顧,很多攤位已經不留服務員了。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沈陽部分家居賣場處于賠錢運營狀態,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
沈陽某品牌家具經銷商何先生表示,由于賣場擴張,競爭態勢加劇,各大賣場不得不頻繁地舉辦一些活動來帶動人氣,這就需要品牌經銷商進行較大力度的折扣。
“消費者看到八折不滿意,七折不滿意,最后只能打五折。”何先生說,可是五折能賺錢嗎,所以一些經銷商就先抬價再打折,虛假價格損害了消費者,讓消費者產生了抵觸情緒。
“有的賣場開業后明知不賺錢也必須建店,否則這個市場就可能被其他品牌占領。”何先生說,賣場數量的增多,包括家具在內的各品牌經銷商重復建店。家具建材行業都是剛性需求,不像服裝等消費品可買可不買,新增加的店面無非是吞噬了自己其他店的市場份額,消費群體并沒有增加,經營業績也未得到提高。何先生說,經銷商自己搶自己的態勢在沈陽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