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具產業面臨結構調整壓力
產業轉移符合家具企業發展自身的要求,但更重要的 是,深圳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是家具企業將制造業外遷 不得不考慮的外在因素。
2011年12月24日,深圳市舉行全市產業轉型升級會 議,公布了加快轉型升級的“1+4”文件,提出到2015年, 深圳將騰出750萬平方米的產業發展空間,清退轉移1萬家各 類制造型企業。深圳還將強化產業轉移倒逼機制,對部分擬 轉移企業,原則上不安排財政專項資金扶持,不予錯峰用電 優惠,依法對其加強勞動監察執法、環保執法和安全隱患巡 查等,促其轉移。
2012年1月,在深圳市“兩會”上提出“外溢發展戰略”。 這一戰略,給內地需要承接產業轉移的地區以充分的想象空間。 除了單位面積產出的壓力,來自環保方面的壓力也日趨嚴峻。 據深圳市人居環境委的相關規定,2012年起,新建家具生 產項目使用水性涂料和紫外光固化涂料占總涂料使用量比例不低 于90%,必須使用油性涂料的家具涂裝生產線有機廢氣收集率和 凈化率應達到90%以上,并在排污口安裝與環保部門聯網的在線 監測設備。2012年底前,關停轄區內全部無牌無證及未經環保審 批的家具噴涂生產線。
據家具行業的業內人士透露,這一門檻之高,將把多數家具 企業攔在門外。
在大勢所趨之下,家具制造業的外遷,就成為當務之急。左 右沙發是目前中國知名的深圳沙發品牌,年銷售每年超過30%的 速度增長,產品遠銷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消費者心中擁有較高 的地位。在與公司董事長黃華坤的交談中,我們可以清楚感受到 深圳家具企業對轉移是如此的迫切。黃華坤告訴記者,公司數年 前富有遠見地在深圳通過拍賣取得了一塊生產用地,隨著今年新 廠開工,這才使得企業今后幾年的發展不至于捉襟見肘。但是, 現在家具企業再想在深圳拿地,已經不太可能。發展不等人,必 須要加緊向內地轉移的步伐。 制造、分銷到中部去
制造、分銷到中部去 “深圳家具”品牌留下
安徽省家具行業協會會長趙卓華對記者說,在中部建設家居 產業基地,是因為整個中部地區的商業制造和分銷產業的市場空 白;而項目能落戶安徽省宿州市,則是由于當地擁有的政策優勢、 消費市場輻射優勢、勞動力優勢、資源優勢和交通區位優勢。 中國華東家具產業基地,地處安徽省宿州市汴北新區,占地 面積15平方公里,由深圳市家具行業協會、安徽省家具行業協 會、香港興利集團(港交所股票代碼00396)、安徽瑤海集團聯 合開發建設,采取政府主導、企業投資建設的開發模式,集工業 制造、物流倉儲、行業會展、教育科研、商業貿易于一體化,是 新型的產業集聚基地。
與制造業和物流分銷業的向內地轉移相伴的是,為家具行 業“深圳制造”提供核心競爭力的相關高端服務業將留在深圳, 繼續發揮強大的產業支持力度,加之企業的辦公總部和營銷總 部,必將產生更加可觀的經濟效益。
8月8日下午,“家具基地總部功能區規劃建設匯報會”在深 圳市坪山新區管委會召開。會上原則通過了由深圳市家具行業協 會編制的“深圳坪山新區家具總部基地”概念規劃。該規劃將原 來處在坪山新區的17萬平方米先進制造業,以及同處該地塊的其 余13萬平方米全部納入其中,可能在原有的制造業基礎上重新進 行功能定位,從而形成一個以營銷展示、設計研發、教育培訓、 產品檢測等高端服務業為核心的總部基地,充分發揮生產型服務 業的驅動作用和產業集聚的規模效應,提升深圳品牌的競爭力。 這些都表明,家具行業這一深圳傳統優勢產業正在以其特有 的路徑,在進行著自身的轉型升級。“深圳家具”這一閃亮品牌 的未來,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