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專業鎮如何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繼續搶占制高點?廣東專業鎮如何尋找新的動能、探索新的路徑,在全球化競爭的格局中再殺出一條血路?廣東的專業鎮如何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提供完美的答卷?
27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省發改委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的廣東省專業鎮轉型升級高峰論壇在順德樂從舉行,來自省內外專家學者、珠三角專業鎮干部和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支招專業鎮轉型升級。
截至目前,廣東共有326個專業鎮,工業總產值超千億元的專業鎮達6個,超百億元專業鎮達103個,規模以上企業數達2.5萬家,2011年實現GDP總量1.64萬億元,占全省GDP比重的31%。
在取得傲人成績的同時,廣東專業鎮的發展又不免讓人憂思。如果說廣東抓住了專業鎮經濟這一非常具有活力的產業發展路徑,那么也最先遇到了傳統增長模式的瓶頸和挑戰——專業鎮大多“先天不足”,以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為主,起點低,技術層次低,產品附加值低,處于全球價值鏈末端。一系列嚴峻的課題橫亙在了廣東面前,專業鎮也走到了必須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
在昨日的論壇上,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表示,推動專業鎮轉型要以轉高、轉優、轉強、作為目標,將工作重心從擴大專業鎮的數量轉變為提升專業鎮的發展質量,促進傳統產業就地轉型或異地轉移,推動發展方式從生產型向創新型轉變,推動傳統業態向現代業態轉變,引導專業鎮轉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軌道,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
“轉型升級需要龍頭企業,沒有龍頭企業很難轉型升級,不可能做品牌。”經濟學家鐘朋榮說,專業鎮可以“扶、拼、引”三個路徑扶持專業鎮“龍頭”,所謂扶,就是政府要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推動企業上市,占領更大的市場,則是針對專業鎮內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組合,拼成“龍頭”,第三是引進國內國際“龍頭”。
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原副校長陳鴻宇則認為,專業鎮的轉型升級要與城市化同步發展,發達地區的專業鎮從原來的“產鎮融合”、“產園融合”,走向“產城結合”,保留現有優勢,引進新產業發展總部經濟。
在高峰論壇上,樂從轉型升級的樣本令人感受來自廣東專業鎮肌體里最強勁的改革動力和改革溫度,與會專家學者多次肯定其發展模式,認為樂從的探索創新,不僅能夠幫助解答“廣東專業鎮轉型升級”這一重大課題,更將為全國兩萬多個小城鎮的轉型升級尋找出路。
樂從樣本:“三輪驅動”引領鎮域轉型
作為一個僅有78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樂從曾經成就了世界最大的家具市場、全國最大的鋼鐵交易市場、華南最大的塑料交易市場的經濟奇跡。如今,這個典型的珠三角專業鎮一方面利用電子商務,將原有的傳統優勢產業進一步向上下游延伸,從而勾勒出一條覆蓋設計、制造以及營銷各個環節的高附加值產業鏈條;另一方面,積極躋身探索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廣東省物聯網應用產業基地”的發展優勢,將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應用到城市經濟社會管理的各個領域。
在國際化、城市化坐標下來定義發展路徑的樂從,提出了“產業支撐城市、城市提升產業”的發展理念,走出了一條堪稱樣本的新型道路。
傳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珠三角以制造業為主導,順德素以工業立區,唯樂從獨辟蹊徑以商貿業立鎮。在昨日的會議現場,順德區政務委員、樂從鎮黨委書記麥連桐向專家們介紹了樂從鎮按照“產業支撐城市、城市提升產業”的產城互融思路,初步形成的產業升級、城市升級、社會管理創新“三輪驅動”的新格局。
“產業轉型不是簡單的一關了之,簡單轉移思維容易導致產業空心化問題。”麥連桐表示,樂從鎮通過信息化嫁接、搭建高端載體,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開花,在穩增長中促“快轉”,在調結構中促“快進”,緊抓家具、鋼鐵、塑料三大法寶,積極引導傳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推動專業鎮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轉變,創建效益型專業鎮。
相對以往的“鼠標+水泥”的形象比喻,樂從的電子商務是“鼠標×水泥”。樂從政府超前引領,信息化嫁接專業市場,以全國唯一的鎮域“國家級電子商務試點”為載體,大力推動樂從商貿由傳統物流業向現代流通業轉變。“實體經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的“樂從模式”成為全省推廣經驗。“歐浦鋼網”、“易發塑料網”、“樂百購”等迅速崛起。
這樣一組經濟數據令人驚嘆: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近130億元;貿易業銷售收入790多億元,其中三大市場銷售合計約747億元,而三大行業電子商務平臺促成的銷售額達70億元,約占全鎮貿易業銷售總額的9.7%,比2010年的貢獻率翻番。今年初樂從啟動的“廣東省家具行業價格指數平臺”,為企業、行業、政府掌握市場動態提供信息服務,也是樂從信息化引領傳統產業升級的又一重拳。
[pagbereak]新興產業創造智慧“物聯新城”
作為制造業的光榮與夢想,不僅僅是創造一個企業,更在于引領一個產業集群。立足珠三角傳統產業的優勢和不足,樂從在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積極躋身探索戰略性新興產業。去年4月8日,被授予“廣東省物聯網應用產業基地”和“廣東省華南物聯網應用研究院”,規劃建設面積超過1000畝的物聯天下物聯網信息產業園迎來了開園盛典,這是中國首個以產業化應用為目標的物聯網基地,也是樂從獨一無二的競爭力。
目前產業園第一期為26畝的物聯網產業示范園區,通過引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樂從鎮政府、物聯天下產業園有限公司三方計劃共建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高新企業孵化器,目標利用三年時間將園區孵化器打造成國家級孵化器,孵化企業55家。
新興產業借翼齊飛,今年4月25日樂從獲得國家住建部的認可,被授予華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智慧城鎮試點示范”,國家層面的專家團隊多次來到樂從實地調研考察,目前正在擬定樂從智慧城鎮建設整體規劃,9月份將通過專家評審。另外,今年樂從鎮政府又對物聯網產業、智慧城鎮建設支持超過1.2億元,大大超過了去年2000萬的支持力度,一個嶄新的物聯新城正蓄勢待發。
強中心呼喚城市升級轉身
未來的區域經濟的競爭,越來越體現為以城市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力的較量。對樂從而言,下一步發展也面臨隱憂:規劃的滯后、空間的天然限制、有限的基礎設施,逐漸難以容納迅猛膨脹的商貿經濟帶來的龐大的人流、物流與信息流……在缺乏城市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的現狀下,樂從如何實現將來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佛山強中心的規劃將樂從納入其中,為樂從帶來最直接的外部輻射力量。樂從確定將全鎮集約規劃為三大片區,北部無縫融入佛山新城,接受高端輻射;中部構建“城市核心片區”,以沙良河的魅力景觀和水鄉特色,打造多元化國際商貿中心以及生態化嶺南宜居社區;南部將承載三大專業市場的搬遷和改造,規劃建設“產業核心區”,實現商流與物流分離。
城市發生變化最關鍵是人的提升,樂從人欣喜地感覺到,村居開始變得更加靚麗整潔了,市民出行變得更加便利有序了,城市也更加有文化的氣息了,結合樂從的城市化、三舊改造、文化升級、美城行動等一系列重頭戲,樂從正努力華麗轉身,同時也為國內中小城鎮的轉型升級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我們常常反問自己,到底敢不敢走出下一步,憑什么引領發展,接下來又該怎么辦?守株待兔、吃老本只能滿足和維持現狀,群眾和市民對這樣的工作態度會滿意嗎?肯定不會,”麥連桐表示,只有突破限制解決問題,才能讓群眾滿意,讓市民滿意。樂從要牢牢把握機遇,要對市民負責,努力譜寫樂從轉型升級的輝煌新篇章。 鏈接
樂從三大傳統產業重點轉型項目
鋼鐵
“換巢升級”建設廣東樂從鋼鐵世界,力促樂從鋼鐵市場走向總部集群。該項目按照“中國鋼鐵專業市場示范區”標準建設,建成后將成為年交易量超2000萬噸,年加工能力超1000萬噸,集鋼鐵貿易、加工、倉儲、物流配送、電子商務及金融服務于一體的現代鋼鐵交易平臺,推動樂從鋼鐵市場從全國最大的鋼鐵貿易集散中心向全球鋼鐵龍頭企業的區域性貿易總部邁進。現貨區商鋪已于6月份順利招商,目標是輻射整個華南地區制造業。
家具
從家具制造、銷售向家居總部大廈轉身。2010年12月成立“家居國際創意聯盟”和省區共建的廣東省華南家具設計研究院,配套建設“國際設計大師公寓”和“家具創意實驗室”,推動樂從鎮由“家具商貿之都”向“家具設計之都”邁進。目前,大樓主體即將封頂,世界家居的“東方米蘭”含苞待放。
塑料
整合行業集約發展,樂從規劃一個超過600畝的區域將以甲級寫字樓的形態出現,帶動企業上樓經營,政府鼓勵以樂從作為基地,將經銷渠道進一步拓寬,鼓勵發展電子商務和總部經濟,促成塑料行業真正意義上的轉型升級。
■觀點集錦
著名經濟學家鐘朋榮:
專業鎮需要完成商業文化和企業制度兩個轉型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產業集群是最好的投資環境,專業是永恒的優勢,在專業鎮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有所取舍,對于前景廣闊的產業要繼續保留和發展,而對于前景不看好的產業則要轉移出去。
未來中國經濟的轉型存在著五大路徑:落后工藝向高新技術轉型;制造經濟向創意經濟轉型;傳統產業向新型產業轉型;出口經濟向內需經濟轉型;出口產品向出口服務轉型。
珠三角產業轉型有四個切入點:從制造經濟向創意經濟轉型;用現代高新技術提升專業產業;打造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批量化生產向個性化定制轉變。
廣東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兩個轉型,一個是商業文化的轉型,要改變過去本土企業家低調、悶聲賺錢的商業文化,培養做大、做強企業的商業氛圍;二是企業制度的轉型,要從原來的家族式企業向現代企業轉型,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
[pagbereak]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
重視運用市場機制配置創新資源
廣東專業鎮轉型升級首先是要做好規劃,政府要把專業鎮轉型升級列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在土地、融資、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產品市場拓展等方面給專業鎮以足夠的支持。
其次是要營造好環境,重視運用市場機制配置創新資源,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完善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的體制機制,營造自由寬松、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形成有利于創新的財稅政策體系和投融資環境,形成多元創新投入體系;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檢測中心、新型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促進各類創新資源有機融合。
第三是要深化富縣強鎮和簡政強鎮事權改革,進一步下放經濟管理權限,激發縣鎮政府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
第四是要扶優扶強加大公共投入力度,建設一批名鎮、名企。調整公共財政投向,重點向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創新平臺、龍頭企業和成長性企業傾斜,鼓勵企業創新業態,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化手段,努力向產業鏈的兩頭延伸。
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原副校長陳鴻宇:
樂從未來應做金融貿易資本融合
以順德樂從為代表的專業鎮,其發展路徑是從“產鎮融合”到“產園融合”,再到“產城結合”,產業、城鎮、社會都要轉型,社會治理結構也要不斷創新。樂從已經跨過了“產鎮融合”階段,現在正處于第二步的“產園融合”,第三步是“產城融合”,實現產業升級與城鎮升級更規范的新型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不是傳統的城市化,更不是簡單的城鎮化,但是目前珠三角到處是小城鎮,發展相當雜亂。城鎮化向新型城市化的跨越有三個區別:是以物為本還是以人為本?城鄉對立還是城鄉融合?是數量型、規模型、人口型還是質量型的城市化?這不是說把村民搞成市民就城市化了,而是要讓其過上現代城市文明生活。
專業鎮是城市化的支撐,專業鎮產業轉型要求與城市化同步轉型,在工業化成熟期和后工業化時期的專業鎮產業選擇,是制造業的擴散和現代服務業的快速增長,要保留現有優勢,引進新產業發展總部經濟,因此,樂從未來應當做到金融、貿易和資本的融合。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垂林:
專業鎮轉型升級離不開對全球大環境的把握
如果說廣東抓住了專業鎮經濟這一非常具有活力的產業發展路徑,那么也最先遇到了傳統增長模式的瓶頸和挑戰——專業鎮大多“先天不足”,以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為主,起點低,技術層次低,產品附加值低,處于全球價值鏈末端。
思考專業鎮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對全球發展大環境的把握。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技術的創新和資源的優化已經成為歐美各國帶動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專業鎮未來的發展脈絡也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的雙向拓展及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同時,專業鎮想要突圍重生,還必須審時度勢,從提升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出發,提高生產效率。
順德區政務委員、樂從鎮黨委書記麥連桐:
只有通過轉型升級,才能繼續搶占制高點
專業鎮是廣東經濟的主要特色,珠三角以制造業為主導,順德區也素以工業立區,唯樂從獨辟蹊徑以商貿業立鎮,大力發展家具、鋼鐵、塑料三大專業市場,成就了世界最大的家具市場、全國最大的鋼鐵交易市場、華南最大的塑料交易市場。我鎮通過在區域產業大環境中找準定位,有效補充了珠三角的市場配置,走出一條不尋常的路,創造了不一樣的輝煌,相繼獲得“中國家具商貿之都”、“中國塑料商貿之都”、“中國專業市場示范鎮”、“中國鋼鐵專業市場示范區”、“國家級電子商務試點”等5個國家級區域品牌。但是,當前廣東專業鎮面臨著第三次工業改革浪潮的考驗,我鎮傳統商貿業只有通過轉型升級,才能繼續搶占制高點。
省發改委產業發展研究院情報信息綜合研究所副所長鐘衛國:
政府要為專業鎮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在全球經濟不斷下探、區域競爭不斷加劇、產能過剩的矛盾不斷突出的背景下,專業鎮的競爭力、發展力、品牌力面臨嚴峻挑戰的壓力和挑戰,一些過去引以為榮的品牌與產業正在逐步走向敗落甚至沒落,如佛山環市的童裝、鹽步的內衣等,正在碰觸升級無望、發展倒退的“天花板”,昔日的拳頭正淪為枕頭、品牌淪為貼牌,值得深思與警惕。
政府要為企業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而專業鎮有很多中小企業,為國外企業做配套服務,產業鏈、價值鏈處于低端水平,外部訂單減少,但是產能還在,因此,中小企業發展的方向是由貼牌生產轉向自己生產,往新的業態、創新方向發展,讓市場來找企業。不要把轉型升級看作很艱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