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聯盟
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深入,家居終端企業開始了聯合,希望通過多種渠道接觸到消費者。早在去年7月,業之峰成立電子展廳時就宣布,通過其選購合作品牌家具的消費者可享受額外的優惠。3月底,元洲裝飾宣布與鏈家地產、國美電器合作成立服務聯盟,在任何一家聯盟企業消費的消費者即可獲得三方的聯合折扣??鐦I聯合,不僅跨越了最初的折扣,還宣稱要邁向更深層次的合作,并有愈演愈烈之勢。
點評:家居企業通過與上下游企業抱團,實現資源整合能夠互相讓利,消費者可獲得更大幅度的優惠,無疑是好事。但對企業來說,此種聯盟若要產生期望中的效益、實現聯盟企業“心往一處想”的合作效果,應該還需要給消費者提供更高的附加值。
中國設計
由于中國家居設計缺乏原創,經常山寨國際知名家居品牌,米蘭家居展曾發出過“盯防中國觀眾”的告示和類似舉動,不少中國家居企業被擋在了米蘭家居展之外……但這個情形在今年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部分中國家具企業將原創產品帶到了米蘭展示,一掃中國家具設計只會抄襲的歷史,國外媒體的報道和展示讓人倍感揚眉吐氣。
點評:原創大軍進駐米蘭家居展說明在不少中國企業山寨的同時,也有不少家居行業對原創設計十分重視,并逐步邁向國際化水平。雖然與西方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但參展本身就是家居行業的進步,依然值得起立鼓掌。不過肯定的同時,我們依然也要看到進步空間:與國外設計相比,國內設計缺失方向定位、文化底蘊不足……路漫漫其修遠兮,望中國家居企業能繼續發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將中國設計打響全球!
打小區
所謂“打小區”指的是家居企業走出賣場直接入駐小區,通過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以及與消費者的直接對接,實現更高的銷售額。其實,“打小區”在家裝行業已經興起多年,但如今,眾多家居企業講究“渠道下沉”,所以其成為了家居全行業行動,參與者從建材行業、家具、家居賣場甚至到工廠,不過競爭更加激烈,形式也更為多樣:有獨自駐場的,有直接建輻射周邊“社區店”的,有與物業或開發商合作的,還有聯合作戰的……
點評:“打小區”行動體現了家居企業在淡市中的積極努力。但似乎并非所有的角色都適合“打小區”,比如某些只提供產品的工廠。畢竟其并非流通企業,即使解決了部分銷量問題,但物流、售后成本的激增,也可能導致得不償失。其次,若“打小區”只是玩價格戰,不僅消費者會乏味,企業也達不到銷售目的。只有精細研究,給小區提供針對性的產品,這樣的“打小區”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