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達芬奇事件”,讓家具質量問題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疑慮。3月7日,從省質監局獲悉,近期的專項監督抽查顯示,近兩年四川省家具整體質量穩中有升,不合格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甲醛釋放量超標、木材含水率高、人造板不封邊等。據了解,關于家具質量問題的投訴近兩年有所下降。
現狀:合格率上升近兩成甲醛超標得到遏制
“好家具成都造”質量提升行動去年開始在成都推開。成都市質監局對成都生產的家具及人造板、油漆涂料、膠粘劑等相關產品進行專項監督抽查,合格率為92.6%,比2010年同期提高了19.3個百分點。其中,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人造板無一批次甲醛釋放量超標。
目前四川省擁有家具企業1314家(不計作坊類企業),但家具企業總體規模較小,89%的企業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下。絕大多數企業沒有自主設計能力和質量控制手段。有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惡意降低生產成本、使用劣質原輔材料,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些沒有營業執照、流動性大的家具小作坊,用偽劣的材料制造,用名牌的價格賣出去,嚴重傷害了消費者的健康。
建議: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出臺市場細分標準
如何進一步提高家具質量?有消費者建議,希望各級政府加強對家具生產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監管,增加抽查頻次和力度。“希望政府出臺政策,對問題家具實施產品召回,同時對連續兩次抽查不合格企業進行取締,從根本上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成都消費者李蕓說。
業內人士建議,希望政府制定優惠政策,扶持大中型企業技術改造,鼓勵家具企業進園區,有步驟地推進家具企業集約化發展,促進家具企業提高工藝水平。還有消費者指出,現在國內的兒童家具生產行業因缺乏專門的生產標準,只能套用成人家具標準生產,“部分家長關注家具的甲醛含量是否超標,但很少有家長注意到對兒童危害更為嚴重的鉛、鎘等重金屬,建議出臺專門針對兒童家具的生產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