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探究:四大因素 推動企業跨界淘金
1、有需求,就有市場
整體衣柜的日漸流行,引起了越來越多家居廠商的關注。市場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在我國城市居民家庭中,整體衣柜擁有率僅有6.8%,這個數字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72%的平均水平。但令人欣喜的是,約有29%的城市居民家庭表示,將在今后3年至5年內購買安置整體衣柜。在未來五年時間內,我國將有2900萬套整體衣柜家具的市場容量,平均每年580萬套,若按平均每套3萬元、衣柜占其中費用60%的比例計算,每年僅衣柜就有4000億元的市場空間。
2、行業門檻低,競爭相對薄弱
除去廣闊的市場前景之外,相對較小的市場競爭壓力也是眾多家居品牌爭相涉足整體衣柜行業的一大原因。目前,在家居行業的任何一個領域內,較有知名度的品牌都多達數十個,市場基本飽和,但是有較高知名度的整體衣柜品牌卻不多,所以市場競爭的壓力不大,這種難得的市場空白將引來更多家居廠商的關注。
3、行業相似度高,企業容易轉產
在眾多家居企業挺進整體衣柜的進程中,由于櫥柜、衣柜在生產工藝上有很多共同點,運營模式方面也以定制為主,許多生產設備及材料可以共用,節省了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企業很容易轉產。而且,整體衣柜市場知名的品牌還不多,但櫥柜、家居企業已經有許多的大型知名品牌,這些有效而健全的銷售渠道可以迅速打開全國市場。
4、多元化發展需求,產業整合是大勢所趨
單一的產品銷售已不能滿足品牌多元化發展的需求,產業整合已是大勢所趨。如今,很多家居企業都在努力地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其中,很多家居企業都被整體衣柜的市場前景所吸引,紛紛以現有的產品線為依托,努力向整體衣柜延伸是最引人關注的市場動作。
冷思考:高速發展背后暗藏三大隱憂
由于準入門檻低,對技術含量、生產規模都沒有過高的要求,大量廠家跟風涌入,衣柜行業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千億”愿景固然美好,但一味的追求“速度”和“數據”,最終只能扭曲成果。因此,我們在看到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應看到其背后的隱憂。
1、投資過熱產導致能過剩
由于衣柜蘊藏巨大發展商機,加上有豐厚的利潤,衣柜被業內人士稱之為“定制家具的最后一塊蛋糕”,不僅是做五金和木門的企業趨之若鶩,櫥柜、地板、家具企業也都虎視眈眈。雖然衣柜消費市場巨大,隨著不斷有新的企業入市,衣柜消費市場將遠遠趕不上家具生產年總量的增長和流通企業增加的速度。特別是近幾年,入市企業的擴容速度更是前所未有。目前,歐派、韓麗、康尼華、博洛尼等知名品牌紛紛推出整體衣柜、移門、衣帽間,跨行生產、經營衣柜,衣柜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預計未來三年內,國內的衣柜產能整體增速不低于10%,若消費市場不相應擴大的話,衣柜行業將面臨產能過剩的隱憂。
2、企業發展良莠不齊面臨行業洗牌
2011年衣柜行業雖然會有更多的新品牌涌入,但受上游房地產政策調控以及原材料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一部分不具備實力的小企業將會失去其原有的價格優勢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而那些大品牌企業以及業外大鱷經過夯實基礎完成試水之后,必將上演一場品牌之爭的大戲。隨著行業市場的進一步成熟,利潤將逐漸合理化,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在未來整體衣柜行業將上演價格與品牌同時進行的行業洗牌大戲。
3、一味跟風以至山寨產品眾多
目前衣柜行業正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吸引了大牌企業入市,品牌越來越多,大量區域性的小品牌和無品牌的加工作坊跟風模仿一線品牌;行業抄襲款式,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某品牌衣柜設計師表示,鑒于一些衣柜作坊原創研發力不足以及無力承擔產品研發的費用,他們往往選擇在款式上抄襲模仿市面上較受歡迎的大品牌,想要杜絕雜牌抄襲現象目前行業內還沒有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