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紅木常識易致上當
相比前幾年較為混亂的紅木市場,近些年市場整體情況略有好轉,國家家具及室內環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樹種鑒定實驗室主任孫書冬表示,現在消費者仍以鑒定材質為主,目前使用非紅木材料制作家具的情況有所減少,但是邊材泛濫的情況仍然比較嚴重,其次紅木家具的制作工藝、表面處理等問題也在熱門鑒定之列。
對于消費者容易落入偽紅木陷阱的問題,不少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缺乏紅木常識、沖動消費是導致上當受騙的重要原因。胡微尉認為,一些消費者在購買紅木家具前并沒有仔細研究過紅木常識,輕易出手則很容易上當。同時,由于市場上品牌參差不齊,一些低價紅木產品也讓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出現了偏差,往往受到低價誘惑而買到價格便宜但品質低劣的產品。
“購買紅木家具時,最好選擇品牌美譽度高、企業規模較大的紅木企業產品。最主要的是,消費者還是要多補充紅木知識,面對劣質產品時,更容易識別。”胡微尉說道。
楊燕則建議初次接觸紅木家具的消費者,除了多聽多看,最好能夠去廠家的工廠接觸一下紅木家具整個生產過程,她表示,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廠家都能大方地邀請消費者參觀工廠,“如果廠家只能給你看成品,但不能去廠里看生產過程,這個時候就要問問‘為什么’了”。
紅木企業出招“防偽”
為了防止自身產品被仿冒,一些品牌紅木企業開始在產品防偽上下功夫。記者在某賣場的紅木專區看到,不少知名的紅木企業產品都有自己獨特的標志,但是這些標志是否真的能夠防偽呢?
對此,胡微尉表示,如果商家的防偽標志缺乏技術含量,該標志同樣容易被仿冒。她告訴記者,由于連天紅已經在業內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因此在一些紅木市場已經出現了仿冒連天紅的紅木家具,但只要消費者仔細檢查連天紅的標志就能辨別家具的真偽。她表示,連天紅采用嵌銀絲的標志和鋼印編碼,在生產過程中,將銀絲標志嵌入家具當中,一般的企業難以仿制。同時,連天紅的家具僅在其直營店中出售,規避了加盟商環節可能出現的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等現象。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紅木企業已經出現了分化,一些具有一定品牌美譽度的企業應該考慮產品如何防偽,從而減少市場抄襲、模仿現象,這樣也能夠擠出一些制作不精良的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