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家具行業協會秘書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中國家具產業升級指導意見(討論稿)發布
中國家具行業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講話
中國家具產業升級指導意見(討論稿)發布
中國家具行業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講話
2月25日-26日,中國家具行業全國秘書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全國近30個省、市家具行業協會的會長、秘書長齊集北京,總結2010年各地家具行業協會的工作并共同探討了中國家具行業現狀與未來的發展方向。會上,中國家具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家具產業升級指導意見(討論稿)》。
中國家具行業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講話
中國家具行業協會理事長朱長嶺作了2010年工作總結,并介紹了中國家協2011年的工作計劃。他說,中國家具行業協會是中國家具行業的代表,也是全國各地方行業協會的代表,要在“說清行業”上下功夫,并努力為行業服務。未來中國家協將加強與地方協會的合作,與廣大家具企業一同努力,力爭使中國從家具生產大國、出口大國和消費大國轉變成為家具強國。
中國家協副理事長陳寶光做特區區域的報告
隨后,各地省市行業協會會長、秘書長分別就當地家具行業發展狀況進行了介紹。中國家具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陳寶光作了關于特色區域工作的報告。不少地方協會負責人表示,家具企業的品牌戰略效果顯著,但是他們也對家具賣場的超速擴張表示了憂慮。
深圳家具研發院院長許柏鳴解讀《意見》
深圳家具研究開發院院長許柏鳴教授就《中國家具產業升級指導意見(討論稿)》發表專題演講。徐教授運用大量理論、現象和案例,從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生產改造、重視新技術的應用、強化設計戰略、優化產品結構、創新營銷模式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盡闡述。
中國家具產業升級指導意見(討論稿)
中國家具協會
中國家具協會
我國家具行業在工業化進程中,形成了較強的生產能力,已經成為家具生產大國和家具出口大國,中國家具行業要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就必須符合國家要求的產業發展方向,加快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在通過認真分析我國家具業客觀現狀的基礎上,針對家具產業各主要環節提出家具產業升級指導意見,作為中國家具行業發展的指導方針。家具產業升級需要優化產業布局,提高市場營銷能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原輔材料、設備、土地等資源的利用率,提高產品研發水平,促進技術進步。用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通過品牌化運行、設計和服務等非物質手段,并通過橫向與縱向的聯合來優化行業資源配置,注入更多的知識含量來增加產品的附加值;重點培養企業管理人員,市場營銷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技術工人等,來滿足企業和整個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一、優化產業布局,加快行業整合
1.加快行業整合與升級,繼續推進以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專業分工配套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擴大重點產區與周邊地區、后發地區的合作,促進家具產業向適于產業發展的園區集中。
2.企業的分工需要更加明確、細化,形成以重點品牌企業為主營渠道,一部分企業承擔新產品設計與開發、半成品加工、裝配成品等配套職能,由營銷企業轉型擔當區域總代理、總經銷及市場推廣工作,形成規模化經營發展模式。
3.在沿海具有家具出口優勢地區根據國際市場變化創新家具出口模式;推動東部家具制造成熟地區加速向周邊轉移;中西部和北部地區進一步承接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建立家具制造為主的新型基地。
4.已經形成的家具產業集群要不斷提高管理配套水平,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淘汰落后生產工藝,采取相應的有效升級或轉型措施,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產品結構。新建家具產業園區,要有選擇采用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企業入園,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要根據家具產地和市場的格局完善與優化原輔材料和家具產品的物流配送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
二、推動生產改造,促進產業提升
5.主流的大眾化產品要提高產品結構與工藝的合理化程度,促使工業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更大程度地以裝備代替人工。制造業分工合作是發展方向,要讓社會化分工合作的專業化生產逐步替代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生產模式。
6.中國傳統的特色制作工藝要保護、傳承與發揚光大,走精品化道路,從設計、制造到消費過程均要努力提升其附加值,要配合有關部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予以保證。
7.提倡廣泛應用現代信息化技術,以信息化改造與提升家具制造業是家具產業提升的重要環節。從原材料采購,家具生產管理,產品訂貨管理,產品發送管理,到市場營銷都要應用信息化技術。
8.大力開展人才培養活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渠道,興辦職業教育,開展職業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和水平。加大企業產品開發設計、市場銷售及主要技術工種的人才培訓力度,培養一批企業急需的技術型、知識型和復合型人才,使人才結構更趨合理。
9.引導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努力實現生產型思維向市場型思維的轉換。以市場為龍頭,由資本為紐帶重組產業鏈。集團企業具備設計與市場優勢,家具制造業逐步OEM化,重視售前、售中和售后等各個階段的服務工作。
三、重視新技術的應用
10.關注材料科學及材料應用科學的發展,研究開發珍貴實木資源短缺后的可替代材料。不斷提高家具新型材料的應用,重點開發家具表面裝飾技術,加強無醛膠與水性漆的研制與應用技術,開發研究相應機械裝備。
11.要高度重視適應家具業的ERP系統、CRM(客戶關系管理)軟件的開發與推廣。
12.根據家具使用場合和使用要求,研究廚房智能化、辦公智能化、智能化演示系統在家具領域的應用。
13.重視產品設計過程中人體工程學與生命科學技術的應用,還要進一步研究包括行為科學、市場學理論、人種志研究、潮流研究等軟科學和社會科學。鼓勵跨界研究和邊緣學科研究。
四、強化設計戰略,堅持設計創新
14.導入產品戰略設計,明確企業的市場定位,確立產品的差異化價值并以此來指導產品設計,在商業模式、渠道建設、資源配置與品牌運行等各個方面為企業指明方向。
15.注重低碳、綠色、生態,進行可持續設計,材料使用需要遵循“更新設計”、“減少消耗”、“循環使用”原則,提倡大量采用可再生可永續使用的材料,適當應用高新技術材料來改良家具品質、創造新的用途和視覺感受,同時考慮加工工藝簡單化、安裝時間最短化,以及包裝運輸體積最小化等。
16.開展設計與技術創新,改變市場產品同質化局面,推進材料多元化、風格多元化、表面裝飾多元化和技術手段多元化等的發展。
17.企業要從產品設計上升到產品服務體系設計。設計除了產品本身的設計之外,還要進行服務設計和傳播設計,設計不僅僅要考慮生產系統,還要考慮銷售、遞送、安裝、消費循環等產業鏈各個環節。
18.在產品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從一件產品轉化為一組產品的標準化擴展,從設計層面解決家具工業化生產和市場多元化需求的矛盾。
五、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
19.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制定企業發展戰略,調整內部產品結構,確定產品定位,提升產品質量,同時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20.認真執行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在生產企業要強化體系的執行,同時注重從材料源頭控制,使產品質量在生產過程中得以可靠保證。以裝備保障為主,減少人為因素,用技術手段,保證產品質量。
21.加強家具標準化工作,積極采用國際先進標準,認真搞好家具質量標準、家具檢測標準的制定工作,認真開展標準宣貫,企業要積極參與家具標準的修制訂工作,嚴格按照標準組織各項生產經營活動。
六、創新營銷模式,努力拓展市場
22.創新家具營銷模式,促進家具銷售方式多元化,鞏固、改進、完善現有家具營銷模式,鼓勵獨立店、專賣店、倉儲式銷售店、社區店的嘗試和探索,建立多種流通渠道。加強家具電子商務,促進網絡銷售的發展。
23.加快實施品牌戰略,提升家具行業整體的品牌意識。重視宣傳推廣名優產品,鼓勵企業創建名牌產品,努力扶植部分國家級名牌轉變為國際名牌。
24.實行“內外并舉、兩條腿走路”方針,在確保現有國外主要市場份額不流失的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積極爭取外銷的主導權,增加外銷產品的附加值;在全國范圍內要針對不同的區域和市場層級采用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營銷模式。
1.加快行業整合與升級,繼續推進以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專業分工配套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擴大重點產區與周邊地區、后發地區的合作,促進家具產業向適于產業發展的園區集中。
2.企業的分工需要更加明確、細化,形成以重點品牌企業為主營渠道,一部分企業承擔新產品設計與開發、半成品加工、裝配成品等配套職能,由營銷企業轉型擔當區域總代理、總經銷及市場推廣工作,形成規模化經營發展模式。
3.在沿海具有家具出口優勢地區根據國際市場變化創新家具出口模式;推動東部家具制造成熟地區加速向周邊轉移;中西部和北部地區進一步承接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建立家具制造為主的新型基地。
4.已經形成的家具產業集群要不斷提高管理配套水平,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淘汰落后生產工藝,采取相應的有效升級或轉型措施,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產品結構。新建家具產業園區,要有選擇采用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企業入園,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要根據家具產地和市場的格局完善與優化原輔材料和家具產品的物流配送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
二、推動生產改造,促進產業提升
5.主流的大眾化產品要提高產品結構與工藝的合理化程度,促使工業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更大程度地以裝備代替人工。制造業分工合作是發展方向,要讓社會化分工合作的專業化生產逐步替代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生產模式。
6.中國傳統的特色制作工藝要保護、傳承與發揚光大,走精品化道路,從設計、制造到消費過程均要努力提升其附加值,要配合有關部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予以保證。
7.提倡廣泛應用現代信息化技術,以信息化改造與提升家具制造業是家具產業提升的重要環節。從原材料采購,家具生產管理,產品訂貨管理,產品發送管理,到市場營銷都要應用信息化技術。
8.大力開展人才培養活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渠道,興辦職業教育,開展職業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和水平。加大企業產品開發設計、市場銷售及主要技術工種的人才培訓力度,培養一批企業急需的技術型、知識型和復合型人才,使人才結構更趨合理。
9.引導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努力實現生產型思維向市場型思維的轉換。以市場為龍頭,由資本為紐帶重組產業鏈。集團企業具備設計與市場優勢,家具制造業逐步OEM化,重視售前、售中和售后等各個階段的服務工作。
三、重視新技術的應用
10.關注材料科學及材料應用科學的發展,研究開發珍貴實木資源短缺后的可替代材料。不斷提高家具新型材料的應用,重點開發家具表面裝飾技術,加強無醛膠與水性漆的研制與應用技術,開發研究相應機械裝備。
11.要高度重視適應家具業的ERP系統、CRM(客戶關系管理)軟件的開發與推廣。
12.根據家具使用場合和使用要求,研究廚房智能化、辦公智能化、智能化演示系統在家具領域的應用。
13.重視產品設計過程中人體工程學與生命科學技術的應用,還要進一步研究包括行為科學、市場學理論、人種志研究、潮流研究等軟科學和社會科學。鼓勵跨界研究和邊緣學科研究。
四、強化設計戰略,堅持設計創新
14.導入產品戰略設計,明確企業的市場定位,確立產品的差異化價值并以此來指導產品設計,在商業模式、渠道建設、資源配置與品牌運行等各個方面為企業指明方向。
15.注重低碳、綠色、生態,進行可持續設計,材料使用需要遵循“更新設計”、“減少消耗”、“循環使用”原則,提倡大量采用可再生可永續使用的材料,適當應用高新技術材料來改良家具品質、創造新的用途和視覺感受,同時考慮加工工藝簡單化、安裝時間最短化,以及包裝運輸體積最小化等。
16.開展設計與技術創新,改變市場產品同質化局面,推進材料多元化、風格多元化、表面裝飾多元化和技術手段多元化等的發展。
17.企業要從產品設計上升到產品服務體系設計。設計除了產品本身的設計之外,還要進行服務設計和傳播設計,設計不僅僅要考慮生產系統,還要考慮銷售、遞送、安裝、消費循環等產業鏈各個環節。
18.在產品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從一件產品轉化為一組產品的標準化擴展,從設計層面解決家具工業化生產和市場多元化需求的矛盾。
五、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
19.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制定企業發展戰略,調整內部產品結構,確定產品定位,提升產品質量,同時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20.認真執行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在生產企業要強化體系的執行,同時注重從材料源頭控制,使產品質量在生產過程中得以可靠保證。以裝備保障為主,減少人為因素,用技術手段,保證產品質量。
21.加強家具標準化工作,積極采用國際先進標準,認真搞好家具質量標準、家具檢測標準的制定工作,認真開展標準宣貫,企業要積極參與家具標準的修制訂工作,嚴格按照標準組織各項生產經營活動。
六、創新營銷模式,努力拓展市場
22.創新家具營銷模式,促進家具銷售方式多元化,鞏固、改進、完善現有家具營銷模式,鼓勵獨立店、專賣店、倉儲式銷售店、社區店的嘗試和探索,建立多種流通渠道。加強家具電子商務,促進網絡銷售的發展。
23.加快實施品牌戰略,提升家具行業整體的品牌意識。重視宣傳推廣名優產品,鼓勵企業創建名牌產品,努力扶植部分國家級名牌轉變為國際名牌。
24.實行“內外并舉、兩條腿走路”方針,在確保現有國外主要市場份額不流失的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積極爭取外銷的主導權,增加外銷產品的附加值;在全國范圍內要針對不同的區域和市場層級采用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營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