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稱,截至2010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4.57億,而網絡購物則成為增長最快的互聯網應用,有專業機構預測,2011年中國網購市場金額預計可達5231億元。面對網購這塊巨大的蛋糕,家居各個企業紛紛拿出相當的經歷和投入打造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和營銷網絡,力求搶占市場先機。然而盡管一些知名家居品牌已經開始經營自已的網絡店鋪,一些家居賣場也開始試水網絡商城,但家居行業整體電子商務的局面實際上并未打開,記者認為消費者對網購產品質量和售后保障的擔憂是家居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之一。
臨近315,記者針對實體賣場的商家的消費者進行了一次走訪,一些家居企業本身對網絡銷售模式的認知與態度到了何種程度?商家將以怎樣的方式來提高網銷保障,令消費者放心?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訪了十里河居然之家及國美家電城。
“網上買家具我不接受”
記者首先來到居然之家十里河店,通過采訪了解到,大部分消費者對于網上購買家居產品都懷有較為強烈的抵觸情緒。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們對于制作家具等大件家居產品的材料了解得不是十分專業,見不到實物,不敢放心購買。另一方面,網上的樣品照片與實物往往存在一定色差,買到的家居產品不一定符合初衷,消費者更擔心由此導致的退、換貨等后續事宜太麻煩,年長一些的消費者就更不敢輕易接受網購的方式。一位年輕女士告訴記者,“家具體積這么大,一旦換貨,特別不方便。即使送貨人員費免來拉貨、換貨,只是擺放和擦拭也很麻煩。”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拒絕接受網購家具,一些消費者認為網上買家具不是不可以,前提是必須先到賣場看好貨,再回來從網上找型號,如果價格更便宜,才可以考慮網購。
賣場導購視網銷為“奇聞”
記者隨后來到了十里河國美家電城,因為家電行業的網銷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記者對商城導購人員進行了一次“普查”,想看看實體賣場與網絡銷售的對接程度。結果卻發現,這里的大部分導購人員基本上都不甚了解網銷,一些導購人員認為還是從商場直接購買的好,因為網上一般找不到熱銷產品,且質保不值得信任;還有一些導購人員認為商場購買的是廠家直銷的,而網上則是代理的。問及國美的網上商城時,一位國美員工告訴記者,網上可以直接訂購產品,但是流程反而更麻煩一些,不如現場直接購買節省時間。
記者采訪拍照遭工作人員恐嚇
記者在國美商城進行調查訪談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一位國美員工提問時,他很熱心地給我們做了講解,隨行的實習記者看到這位員工服務態度非常好,在征得員工同意的情況下,為他拍了一張照片。這時,突然走過來另一位國美工作人員,以強硬的口氣命令記者刪除照片。記者表示這張照片僅表示對國美員工良好服務態度的贊揚,沒有其他意圖。這名員工見不能說服記者,便很快的離開,不久后,一名自稱是國美家電十里河店副店長的男士,帶著四名壯漢將我們兩位女記者“請”到了一間屋子里,強令刪除照片。記者趕快亮出了自已的身份,這位副店長表示“我們不用媒體宣傳,無論負面或正面,如果有需要,我們有自已的外聯部。” 兩名記者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看到對方這么多彪形大漢,既憤怒又緊張,不得已只能刪除照片,離開商城。
國美家電對于記者拍照行為為何如臨大敵?難道是他們為了防備競爭對手的刺探?還是因為3.15將至,他們對于媒體采訪過于敏感?如果說店內拍照違反了商城的規定,他們的執行方式難道不是在侵犯當事人的權利和自由嗎?3.15馬上就要到了,各大媒體都在為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而努力,與此同時我們記者的調查報道也遭遇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如果商家連記者監督的權利都要剝奪,那么又何談保障消費者權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