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設計是一種生產力,尤其是在設計整體水平欠高,基本還處于“初級階段”的中國家具市場來說,一套優秀的設計方案所爆發出的巨大市場能量確實是不可估量的。我相信,不論是業內的設計者還經營者,都可以如數家珍般羅列出一串串足以笑傲江湖的案例或數據,令其它另類的雜談巷議相形見拙。 對于企業來說,從單純的生產觀念到設計觀念確實是經營理念的一個重大進步。家具設計的多種化和個性化,直接引發了消費群體在家具選購上的需求分化,從而為整個產業的作大作強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根植是企業內部的、具有持續能效的、他人難以模仿的一種競爭優勢。這是企業耐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原動力。
海爾以其超值的售后服務從家電大軍中脫穎而出;格蘭仕以其不可思議的成本優勢橫掃市場群雄;華帝憑借其與全國數千家經銷商的戰略伙伴關系,抵御了家電大鱷們來勢洶洶的輪番進攻而穩坐行業頭把交椅;一個叫嚷著“顧客永遠是對的 ”的鄉村店主以連鎖經營模式把他的超市開到了全世界各個角落……這一切,皆是其各自的核心競爭力發威市場的直接結果。 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心競爭力呢?學術界早有定論:所謂核心競爭力是指蘊涵于企業內本質中的,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競爭優勢的,并是企業長時間內在競爭環境中能取得主動的核心能力。這種解釋雖然精辟,但還是略有深奧。有人用5個“不”來總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特性,具體表現為你所擁有的競爭資源是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溜不掉的,這才能成為你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是一項技術,也可是一種營銷手段,可以是一種創新機制,也可是一種經營理念,其形并無常態,難以定而論之。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核心競爭力必須是蘊涵于企業內部的,而非任何外力。而且,這種內力必須是競爭對手所難以模仿的。 不可否認,個別家具企業可以將設計作為其核心競爭力,但這不是僅憑三五個設計師就能解決問題的。
企業必須在設計理念、設計人才、設計投入以及組織氛圍等方面都等方面都有絕對優勢或有獨道之處時,方可考慮以此來作為核心競爭力。有此想法的企業肯定不缺乏設計優秀的設計人才和應有的設計投入,因此,筆者并不擔心這些問題。但是,如果別的企業把你的設計師用重金挖走了呢,那你的核心競爭力是否依然存在?這倒是企業管理層應認真思考的問題。其實,家具設計從來就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也不僅僅是個美學的問題。設計的前期工作是對目標消費群體的精確把握和深刻認識,并要與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品牌個性相符。而設計方案要轉化生產力,還須有配套的生產能力和銷售能力。這一切,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個性。更為重要的是,企業要營造出有利與設計師靈感激發與固化的所謂“組織氛圍”,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這才是“拆不開、帶不走”的競爭優勢。 所以說,個別企業以設計作為其核心競爭力未嘗不可,但要整個行業都來遵循此道,則有誤入歧途之險。設計在現階段之所以得以走俏市場,是因為整個行業太缺乏自主的設計能力,造成產品的“同形化”現象十分嚴重。但是,如果有朝一有日,多數企業都有了自己明確的市場定位,都有了自己的設計隊伍和設計風格,僅僅依靠產品設計,企業還能象今天這樣在市場上所向披糜嗎?
據說,國內每15家家具企業只有一個設計師,再減去其中的模仿師、抄襲和改進師,不知道真正意義上設計師還剩下幾個。獨立設計公司的誕生是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的必然產物,而且具有極為遠大的發展前景。因為誰也沒有能力在一夜之間培養出成千上萬名家具設計師來填補如此具大的一個人力資源空白。如果要企業界都來以設計為核心競爭力,那么其設計隊伍從何而來?如果沒有自己的設計隊伍,核心競爭力又從何而來?答案是只能從專業設計公司得來。如此一來,豈不是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掌握在別人的手中?如果哪一天為你創造核心競爭力的設計公司與你分道揚鑣,企業是不是該偃旗息鼓,下馬稱臣呢?請牢記,只有花錢買不來的,才能成為你的核心競爭力。 從行業的發展趨勢看來,家具企業應盡力打造自己的強勢品牌,這才是當務之急。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家具行業年度總營業額已達2000多億,其中不乏大型企業,但明顯缺乏知名品牌。消費者選購家具的主要因素還是款式、價格和質量,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還基本處于“短兵相接”的狀態,整個行業還沒有上升到品牌競爭的高級階段。但這卻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所在。對于數以萬計的家具企業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 由于家具行業技術含量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款式設計易被抄襲模仿,這就更需要用品牌來牢牢占領消費者的心理位置,從而對其它品牌的類似產品形成有效的防御。
眾所周知,大名鼎鼎的耐克旗下沒有一家鞋廠,它只專注于市場銷售與產品設計,但他的核心能力絕非設計,而是早已深入人心、代表著運動與時尚的耐克國際品牌。產品設計只是其品牌文化和品牌個性的一種表現方式,你可以用重金挖走耐克的設計師,你完全可以作出跟他一模一樣甚至比他更好的運動鞋,因為它并不具備制造優勢,但耐克始終是耐克,仿制品甚至是“(非耐克品牌的)原裝貨”對他又能形成多大的沖擊呢? 以設計來淘汰設計或以專利來保護設計的競爭方式,是一種貓捉老鼠的游戲。貓是有吃老鼠的能力,但世上并未因為有了貓就沒有了老鼠。現在,國際品牌已零關稅入境,而在反傾銷的壓力下,大批外向型家具企業也開始注重本土市場的開拓,國內市場的國際化競爭勢態已成定局。不妨回想一下,在市場經濟發展較為成熟的啤酒行業、家電行業,大批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的方法,迅速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又以頗具中國特色的營銷手段從洋品牌手中搶回了絕大部分市場,那么在我們本來就具有制造優勢的家具市場呢,希望我們不要再用大刀長矛去應對別人的對洋槍洋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