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從事干燥設備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制藥機械、化工機械、食品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礦山冶金、林產品、輕工陶瓷等設備加工行業,這些行業的干燥設備生產企業占全行業總數的80%以上。干燥設備的進步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二、干燥設備發展情況 1.箱式干燥器 箱式干燥器特別適用于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場合。往往其他干燥器不能處理的物料,箱式干燥器都能處理。雖然箱式干燥是比較原始的設備,但對物料狀態廣泛的適應性決定它仍有很強的生命力,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仍不會退出應用。目前箱式干燥器也有一定改進,箱內各點的溫度控制在±2℃之內,而且箱式干燥器在行業內部已形成了系列化。 穿流箱式干燥器穿流式箱式干燥器不同于平行流式,其差別在于料盤底部為金屬網。熱風通過金屬網穿過物料層,可大大提高傳熱傳質效率,但物料必需有一定的形狀以防漏料。 真空箱式干燥器傳熱方式大多用間接加熱、輻射加熱、紅外加熱或感應加熱等。箱體密閉在減壓狀態下工作,以熱源和物料表面之間溫差計算的面積傳熱系數。真空箱式干燥的運轉時強制熱氣流均勻地穿過堆積的料層。一般物料以片狀、顆粒狀,短纖維狀為主。如細粉狀物料則應先擠制成形后方可使用。減壓后使濕分沸點降低,適用于熱敏性物料的干燥。 2.帶式干燥機 帶式干燥機是成批生產用的連續式干燥設備,用于透氣性較好的片狀、條狀、顆粒狀物料的干燥,對于脫水蔬菜、中藥飲片等類含水率高、而物料呈熱敏性的尤為合適。干燥機具有干燥速度快、蒸發強度高、產品質量好的優點。對脫水濾餅類的膏狀物料,需經造粒或制成棒狀后亦可干燥。 帶式干燥機的大型化技術已有一定進展,我國已能制造干燥面積的大型帶式干燥機,設備大型化開發仍是今后的主要任務。此外,針對化工生產中有些物料含有機溶劑,干燥后需回收的特點,又開發出以傳導傳熱為主的帶式干燥機,可以連續生產并回收濕份。 3.噴霧干燥器 按噴霧干燥的霧化方式,習慣上將噴霧干燥器分為轉盤式、壓力式、氣流式等三種型式。離心式噴霧干燥器的高速霧化器是關鍵設備,放大問題具有很強的技術要求。我國目前不但具備生產氣流、機械及機電一體的離心霧化器的能力,而且可以達到每小時處理量45t水。在杭州、無錫、靖江等地有專業的霧化器制造廠。目前離心式噴霧干燥器從每小時處理量幾千克到幾十噸已經形成了系列化產品。生產制造技術基本成熟。壓力式噴霧干燥器所得產品為微粒狀,在合成洗滌劑、染料、水處理劑等方面都有大量應用。目前,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壓力式噴霧干燥器直徑可達8m,總高達50多米,蒸發能力達每小時幾噸之多。 4.流化床干燥干燥器流態化技術自1921年發明以來,干燥是應用最早的領域之一。由于適應不同物料要求及對成品的不同要求,出現了下列幾種不同型式的流化床干燥器。大體可分為單層圓筒流化干燥器、多層圓筒流化干燥器、臥式多室流化干燥器、噴霧流化干燥器、惰性粒子流化干燥器和噴動床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的進步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振動流化床干燥器流態化干燥最重大的改進和革新,當推振動流化床的開發和應用。目前應用最廣的臥式振動流化床干燥器,形狀和基本結構與普通臥式流化床干燥器很相似。區別在于前者整個機體通過彈簧支撐在底座上,多孔板稍向出料端傾斜,機體一側或兩側裝有振動電動機。物料依靠機械振動和穿孔氣流雙重作用流化,并在振動作用下向前運動。它具有非常突出的優點:①在很低的氣速下可獲得均勻的流化,從而大大降低了能耗、顆粒間的磨損和粉塵夾帶。②物料停留時間分布均勻,幾乎可以認為是“活塞式運動”,而且停留時間易于控制,因此可獲得非常理想的產品含水率。 內換熱的流化床干燥器在流化床內設置換熱器,向其內通入蒸汽或其他熱介質,以傳導形式供給床層所需的部分熱量,而熱空氣的主要作用是使床層流態化,由于干燥所需熱量主要以熱傳導為主,為此可以達到明顯節能目的。有些內換熱管可以旋轉,既起換熱又起攪拌作用。內換熱器一般是不動的,它不僅向床層供給熱量,而且還起內部構件的作用。當床層需要熱量很大而使床層流態化的風量又需很小時,采用內換熱器的方案是最佳的選擇。 5.氣流干燥器 氣流干燥器的進步主要表現在延長停留時間及提高傳熱效果上,同時又兼顧提高干燥的熱效率。 旋轉氣流干燥器旋轉氣流干燥器由帶有加熱夾套的筒體和干燥室內數個環狀擋板構成,干燥室內被環狀擋板分成幾個小的干燥室。熱空氣和濕物料從干燥器底部進入干燥室,在與熱空氣傳熱傳質的同時又受旋轉氣流的作用而呈螺旋上升運動,從干燥器中央開口處向干燥室上方移動。 旋轉氣流干燥器是利用流態化結合傳導傳熱原理,使氣體夾帶物料顆粒從切線方向進入旋轉干燥室,沿熱壁產生旋轉運動,使物料顆粒處于懸浮旋轉運動狀態,因此既使在雷諾數較低的情況下,顆粒周圍的氣體邊界層處亦能呈高度湍流狀態。由于切線運動,使氣固兩相相對速度大大增加。 此外,由于旋轉運動使顆粒粉碎、氣固相接觸面積加大,也強化了干燥過程。國內近幾年來的發展較為迅速,尤其是在制藥工業中用得較廣泛。目前干燥管直徑以300~500mm的使用較多,最大也有用至φ900mm的旋轉氣流干燥器,也有用二級串聯或旋轉與直管氣流組合型的。 閃蒸干燥器閃蒸干燥器國內也稱旋流干燥器,旋轉快速干燥器,是處理膏狀物料的理想設備。在1990年從丹麥引入我國,最早應用在染料行業。到目前為止,經過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已經把原來的機型改變了多種型式,進風方式也由原來的狹縫進風增加了切線進風,可以降低系統阻力。加料方式也由原來的單螺旋進料增加了雙螺旋進料,同時又增加了物料的分級功能,有效保證了產品粒度。根據不同物料采取與其他干燥設備串聯的方式,又增加了設備的應用范圍。干燥器也已經實現了系列化,目前干燥器的直徑已放大到1600mm,可以說,目前閃蒸干燥器是發展最快,應用最廣泛的機型之一。在染料、農藥以及其他有機化工、無機化工、礦物加工等行業都有大量應用。 6.回轉干燥器 帶水蒸氣加熱管的回轉圓筒干燥器這類干燥器是在普通回轉圓筒干燥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回轉殼體的內部,以同心圓方式排列2 ̄4圈的加熱管,管內通入水蒸氣或其他熱載體,以熱傳導的方式加熱被干燥物料。在石油化工中,干燥聚乙烯及對苯二甲酸時已成功使用。當除掉的濕份為有機蒸汽時,采用氮氣閉路循環系統。熱量主要是由加熱管供給,故屬于節能型的設備。過去,石油化工廠全部是進口。目前,我國已能制造此型設備,運轉良好。 穿流回轉干燥器穿流回轉干燥器也稱旋轉通風式干燥器,按其結構特點和工作原理,稱之為臥式回轉流化床也可,說是回轉干燥機也可。它是回轉干燥機和流化床干燥機相結合的產物。 水平安裝的長圓筒體壁上開有許多小孔,筒體內壁沿圓周等距離裝有許多抄板,抄板端部從入口側向出口側傾斜。抄板上也開有許多小孔。筒體上裝有滾輪,分別由支承托輪支承。電動機通過減速后由小齒輪驅動大齒輪帶動筒體回轉,回轉筒體與物料進口端及出口端均設置密封結構。在回轉筒體外設有外殼,在外殼內沿著軸向設有隔板,它將干燥器隔成幾個獨立的加熱室。每個室有熱空氣進、出口。并在筒體與外殼間設有動密封,防止熱空氣未進筒體料層而短路。在外殼下安裝有細粉接收斗及螺旋輸送器。 由于熱空氣僅從滯留有物料層的部分抄板的下部吹入,故從入口直至出口的熱空氣全部由物料的側下端1/4處吹入筒體,裝有動密封結構,熱空氣不會短路。因干燥器內物料借轉動向前移動,接近活塞流,故停留時間分布很窄。當干燥時間需要延長時,在干燥器內的停留時間可由出口調節擋板調節,這時由連續出料變為間歇出料。尾風夾帶的細粉顆粒由旋風分離器捕集后,由引風機排空。 回轉筒體外殼沿長度方向被分成幾個獨立的箱形殼體,每個殼體內設置鼓風機、空氣加熱器、進氣口及排氣口。物體在第1室進行表面脫水以及部分內部水分的脫除,干燥后尾氣的相對濕度較高,降溫也較多,因此將尾氣排棄。而第2室主要是脫除部分內部水分,進行第2階段的干燥,水的蒸發量小。因此,尾風的溫度較高,相對濕度也很低,將這部分尾氣循環使用,以作為第1室的進氣。這樣,尾氣排棄的熱損失比一般對流式干燥器要少得多,熱效率可達75%左右。 7.傳導干燥設備 立式多層圓盤連續真空干燥器一根垂直的回轉軸裝有徑向臂和單排的耙,以螺旋線型式輸送物料,通過靜止的兩種直徑不同的不銹鋼板。此板下面的夾套內用液體介質或蒸汽加熱。小的板有內邊圈,大的板有外邊圈,交替安置。這種安排,使物料從小板的外緣落到大板上,在大板上物料被輸送到內緣后落到下面一塊小板上,在小板上物料又被耙向外邊緣。每塊板或每組板能各自加熱或冷卻,這樣可正確地控制物料溫度,可在干燥過程中調整溫度的分布。能避免熱敏性物料的熱分解和在干燥后可以進行冷卻。通過抽真空,把蒸發出的揮發組份從干燥器中除去,并可用簡單的冷凝可經濟地回收溶劑。 槳葉式干燥機早在20世紀70年代國內就有單位進行了槳式干燥機的開發,限于當時技術條件和所設計的熱軸結構過分復雜,因此中途停止。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國外設備不斷引進,國內這方面資料的不斷增多,于是國內又有單位對其進行了開發,目前已形成系列化機型。 槳葉式干燥機是一種以熱傳導為主的臥式攪拌型干燥機。因攪拌葉片形似船槳,故人稱槳葉式干燥機,國外也稱槽形干燥機或攪拌干燥機。槳葉式干燥機國外已經開發多年,目前這種機型以日本株式會社奈良機械制作所為代表,現已開發出雙軸和四軸兩種結構、10多個規格的系列產品。 槳葉式干燥機是一種雙軸(或四軸)臥式攪拌干燥設備。最早由由前聯邦德國開發成功,之后日本引進了該項技術,并進行了改進,開發了雙軸和四軸兩種結構、十多種規格的系列產品。該設備干燥所需熱量依靠熱傳導間接加熱,因此干燥過程不需或只需少量氣體以帶走濕分。這就極大地減少了被氣體帶走的這部分熱量損失,提高了熱量利用率,是一種節能型干燥設備。它適合顆粒狀及粉末物料的干燥,對膏狀物料也能進行干燥。我國近年有許多廠掌握了制造技術并已形成系列機型。 三、干燥設備的未來趨勢 從近年來國內外干燥設備的開發方向,主要有以下幾種趨勢:①幾種傳熱形式綜合應用,使之在干燥的不同階段發揮各種傳熱形式的優勢,使設備用能更加合理。②設備的大型化開發。任何生產都有最佳經濟規模,干燥設備的放大技術能保證實現規模化生產,因此設備的大型化研究是今后的發展方向之一。③干燥設備專用化。干燥設備是非標設備,這已是人所共知的,之所以是非標設備主要是處理的物料物性及產品要求差異很大,所以有真對性的設計干燥設備更能發揮其作用,從技術至經濟均有一定意義。④多級及組合干燥系統的開發。不同型式的干燥設備可以適用不同的物料或可以適用物料不同的干燥階段,組合干燥可以最大限度地優化干燥過程,使干燥系統更加合理。⑤設備的多功能化。現在的干燥設備已不僅僅局限于干燥操作,有時還將粉碎、分級、甚至加熱反應集于一機之中,大大縮短生產工藝流程,使設備呈多功能化。 我國干燥設備的設計與制造技術與發達國家的同行業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目前市場中、低技術產品占主導地位。日益激烈的競爭要求我們的企業必須通過技術進步、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自主創新來提升產品品質,才能滿足生產需求。 來源:http://www.edry.cn/Html/news/20116/2011627130100.html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