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過程的基本組成和選礦方法的運用
選礦過程通常是由選前的礦石準備作業、選別作業和選后的脫水作業所組成的。
(1)選前的準備作業,包括礦石的破碎與篩分、磨礦與分級,這些作業通稱為粉碎作業。其目的是使礦石中的有用礦物和脈石礦物或不同的有用礦物實現單體解離或者使物料的粒度滿足選別作業的要求。
(2)選別作業,包括一種或多種選礦方法,是使已解離的有用礦物與脈石礦物(或不同的有用礦物)實現分離的作業。
(3)選后的脫水作業,包括精礦的濃縮、過濾和干燥,選鉻設備目的是脫除精礦的水分,以便于貯存、運輸和出售。
化選即化學選礦,是利用礦物化學性質的差異,采用化學處理(如焙燒、浸出、萃取、沉淀等)或化學處理與物理選礦相結合的方法,使有用組分得到富集或提純,最終產出化學精礦或產品。
光電選礦法是基于礦物之間的光電性質(顏色、反射率、受激發光和透明度等)的區別,利用光電效應,采用機械分揀礦物的選礦方法。
摩擦選礦法是根據礦物摩擦系數和彈性的差異而進行分選的。選別過程一般是在斜面上進行,不同摩擦系數和彈性的礦物與斜面碰撞時,產生不同的反跳,沿斜面有不同的運動速度而形成不同的運動軌跡,最終彼此分離。手選法是根據肉眼能觀察到的礦石外觀上的差別(一般為顏色和光澤等)而人工揀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