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白銀累計產量來看,大約25%的白銀是生產于16世紀70年代以前。白銀提煉生產的重要分水嶺是在1492年,由于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從而發現墨西哥、玻利維亞和秘魯的銀礦,因此帶來了世界白銀生產快速增長的巔峰時期。這段巔峰同時伴隨著白銀提煉技術的升級,從質和量上提高了開采銀礦的效率。隨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技術革新進一步加強了白銀生產的基礎,并且提高了銀礦開采的速度。
20世紀以來的許多技術進步讓世界各地白銀產量都有所提高,由于到18世紀末期,世界上許多高等級礦石都已經被耗盡,所以這些進步顯得格外有意義,這些進步包括:
A、批量采礦方法,應用于地表和地下,能夠處理大量含有一定銀的低等級賤金屬礦石。
B、提煉技術,能從礦石中分離出不同種類的賤金屬濃縮液。
C、改進礦石分離技術,尤其是能從鉛、鋅和銅濃縮液中分離出銀的浮選技術。
D、改進電解精煉技術,能夠從精煉粘土中分離出銀和其他賤金屬,也逐漸成為提煉銀的一個重要來源。
進入21世紀,各種基礎金屬產量爆炸式增長,隨之產生了大量伴生的含銀殘渣,通過對含銀廢渣的進一步白銀提煉最終增加了白銀的產量。
中國白銀行業發展概況
中國使用白銀歷史悠久,白銀作為貨幣最早出現在戰國,大量使用是在明清民國前期,直到1935年中國國民政府發行法幣取消銀本位,白銀做為貨幣的使用才受到限制,但銀元在民間一直流通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穩定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于1950年4月制定下發了《金銀管理辦法(草案)》,凍結民間金銀買賣,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實行統購統配政策,嚴厲打擊銀元投機倒把和走私活動。這一政策實施增加了國家儲備,鞏固了人民幣的本幣地位。新中國的白銀工業蓬勃發展,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國內白銀也從過去供應不足,一躍成為世界最主要的白銀生產國之一,每年還大量出口,白銀消費也不斷增加,成為全球白銀市場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之一。
新中國白銀工業的發展,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1983年):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金融儲備有限,開始時中央人民政府金銀庫存多數是在接管國民政府基礎上建立的。基于金銀儲備有限,一方面,中國政府通過加強管理,保障國家金融穩定;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國內鉛鋅銅錫金企業的副產,充實政府儲備。在此期間,國內白銀基本上是供不應求的,還需要從海外大量進口;此時白銀供銷采取統銷統購,優先定點保證少數重點工業之需。
第二階段(1983年‐1999年):1983年,國家對有色金屬工業的管理加強,
有色工業的管理從國家冶金工業部分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8年改為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2001年成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簡稱“有色總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全國白銀和伴生金的生產也歸口有色總公司管理。為了加強白銀工業的領導與管理,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了金銀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金銀工作辦公室,強化對全國有色金銀生產建設的領導。在原有色總公司領導下,相繼爭取到了有色系統伴生金銀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金銀開發基金、外匯分成、專向貸款、地勘基金以及免繳部分稅種等,使中國的白銀生產和建設取得了較大成績,到90年代初我國白銀基本不需要進口,國內白銀生產也從過去完全依靠鉛鋅銅錫金等副產變成副產、原生銀共存的局面。
1994年8月1日,國家對白銀經濟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取消了金銀開發基金、白銀地勘基金等優惠政策;為保證金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和使金銀開發基金有償使用,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于1994年10月正式成立了鑫達金銀開發中心,將過去投放給企業的金銀開發基金、白銀地勘基金、金銀外匯分成及有關債權,轉由鑫達金銀開發中心經營管理。鑫達金銀開發中心以資金為紐帶,相繼對國內主要銀礦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造。在此期間,隨著鉛鋅銅產量的不斷增加,其中副產的白銀也不斷增產。此階段白銀的流通環節基本沒有變化,仍然由中國人民銀行“統購統配”,具體生產任務由有色總公司下達,相關事宜和行業政策由中國人民銀行、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原國家經貿委、財政部等共同協商解決。
第三階段(2000年‐現在):2000年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取消白銀的
“統購統配”政策,放開白銀市場。白銀市場放開后,取消了對白銀制品加工、批發、零售業務的許可證管理制度(銀幣除外),對白銀生產經營活動按照一般商品的有關規定管理;國家對白銀出口實行配額管理。白銀放開促進了國內白銀生產、流通、貿易、產品深加工的不斷發展,中國白銀工業進一步蓬勃發展。華通現貨交易中心市場的成立和上海黃金交易所白銀的上市交易,標志國內白銀現貨市場已經初步形成。2003年3月,經原國家經貿委批準、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全國性白銀行業組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金銀分會宣布成立。在這個階段,中國白銀生產從以前的國有企業生產伴生副產、原生白銀,變為國有、民營、外資企業,副產、獨立銀礦生產、再生并存的局面;生產加工用銀量也連年擴大,供需市場得到不斷培育,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白銀提煉生產和消費市場之一。http://www.zgfstj.com/NewsView.asp?SortID=1&ID=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