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市競爭,現在已經非常精準了,比如電子商務,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把原來在實體空間內需要供需互動的商品、服務、資金、知識產權等等通通拿到互聯網大平臺上來操作,再和實體空間的交易活動和行為實現無縫對接。這樣做的結果是,城市和企業的綜合運營成本大大降低,效能、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哪個城市做得好,做得快,做得大,哪個城市就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占先。
深圳天性時尚,在電商這個時髦的事情上,再一次站在風口浪尖上。
先看幾個數字:五年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中,電子商務平臺成交所占比例僅僅為0.2—0.3%,到今明兩年,將突破20%,什么概念?電商在進出口貿易上的貢獻率暴增了100倍!如此這般,未來五年還能再增長多少呢?假如在現在的基礎上上升1倍,就是40%,兩倍就是60%,三倍就是80%……咱們不要往下想了。不管多少增幅,這就是大趨勢,誰都擋不住!這樣的趨勢,哪個城市、哪個行業、哪個企業敢怠慢?所以,大家都跟著世界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去擴張電商產業平臺,于是城市競爭升級了。
阿里巴巴名下的阿里研究院去年根據“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公布了2014年中國“電商百佳城市”榜單,深圳由于跨境電商、網購等領域的飛速發展,全國外貿網商密度最高,以24.248的網商指數、29.603的網購指數和26.926的電商發展指數高居全國城市榜首,而廣州、北京、上海這三個老大哥僅排在第二、九和十四位!這里特別要提到廣州,在傳統外貿體系支撐的時代,廣州歷來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龍頭老大,以廣交會為旗幟和象征。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出口形勢的嚴峻,加上電商的快速發展,廣州在進出口貿易領域的壟斷和龍頭地位正在受到嚴重威脅,深圳在電商領域的表現已經充分顯示,城市地位無法開出國家保險,一切看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