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紅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全球化使得競爭不再是區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目前很多商品都存在供大于求和同質化的狀況,因此,競爭也不再是商品的競爭,而是聚焦于價格、質量、品種、交貨期、售后服務等全方位的系統競爭,這使得企業對管理的依賴空前增加,也更突顯出管理的重要性。
應該說金融危機的到來,也使企業迎來了管理的春天,尤其是中國的家具企業,在營銷、設計和技術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的背景下,落后于世界的首先是管理水平和管理人才。日本認為,一個企業的成功主要是“七分管理,三分技術”,可見管理的重要性。美國近10年來,生產率每年增加2.5%,其中決定生產率提高的3個主要因素——勞動力、資本和管理中,其中,勞動力的貢獻只占到0.5%,資本的貢獻是0.4%,而管理是1.6%,管理對提高生產率的作用是勞動力的三倍,是資本的四倍。因此,要想提高生產效率,就必須重視管理因素。
目前,家具企業增加其收益率最重要方法就是提高生產率。提高生產率意味著增加工時或提高單位時間的產能,其基本工具就是方法、時間研究標準以及作業設計。如在典型的木質家具生產企業的總成本中,20%為直接勞動力成本,40%左右為原材料成本,40%左右為管理成本。在企業供應鏈的各環節,如銷售、研發、生產、工程、成本、維修和管理等,都需要應用方法、標準和作業設計,以獲得經濟、合理的方案,通過實施和管理,贏得市場占有率。
家具行業的生產領域堪稱產業的心臟,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它要完成材料的選用與控制,操作流程、檢查和工作方法的確定,工具訂購,時間定額分配,生產調度、分配和跟蹤,按時交貨并保證產品質量……這些工作都需要嚴格的規定,用什么方法,按照什么標準,用多少時間,在什么地方完成規定的數量和質量。可以這么說,方法、標準和作業設計活動是生產領域的心房,也是生產管理的核心要素。
因此,今天市場需要的“生產管理”,不再僅是由車間主任狹義地管理車間的內涵,而是能夠充分發揮生產力,與市場接軌的新型生產管理,即:能以最恰當的時機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未來的競爭不再是通過技術領先和成本優勢就能立于不敗地位,而是需要變革和創新商業模式。從這點來看,新型的生產管理就擁有構筑成功商業模式的能力,也是挽救制造業的關鍵。